字好书
一剪梅·抚梅

《一剪梅·抚梅》

时间: 2025-05-10 10:18:03

诗句

绛里仙人白玉环。

香满人间。

春满人间。

朱禽窗外影檀栾。

身是巫山。

梦是孤山。

一枝何日到江南。

倚遍阑干。

数遍阑干。

笛声吹过玉门关。

只见春还。

不见人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8:03

原文展示:

《一剪梅·抚梅》
作者:饶芝祥 〔清代〕

绛里仙人白玉环。香满人间。春满人间。
朱禽窗外影檀栾。身是巫山。梦是孤山。
一枝何日到江南。倚遍阑干。数遍阑干。
笛声吹过玉门关。只见春还。不见人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仙女似的女子,手持白玉环,香气弥漫在世间,春天的气息遍布大地。窗外,红色的鸟儿在檀木树下投下影子。我的身影如巫山般遥远,梦境仿佛孤山般孤独。什么时候这枝梅花才能送到江南呢?我倚靠在栏杆上,数着日子。笛声从玉门关传来,只见春天的景象回归,却再也看不见那人影。

注释:

字词注释:

  • 绛里仙人:指的是穿着红色衣服的仙女,寓意美丽的女子。
  • 白玉环:象征美丽和纯洁的首饰。
  • 朱禽:指的是红色的鸟,象征春天的到来。
  • 檀栾:檀木树,象征雅致的环境。
  • 巫山:传说中的风景名胜,象征遥远和梦幻。
  • 玉门关:古代的一个重要关口,象征离别与思念。

典故解析:

  • 巫山:与《离骚》中的巫山神女有关,常用来表达对美人的思念。
  • 玉门关: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饶芝祥,清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多以抒情和描绘自然景物著称,作品常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诗词繁盛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梅花与春天的景象,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思念。

诗歌鉴赏:

《一剪梅·抚梅》是一首具有浓厚抒情风格的词作,诗中以梅花为主线,结合春天的意象,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爱人的思念。词的开头以“绛里仙人白玉环”描绘出一个美丽动人的女子,立刻将读者的目光吸引到这一形象上,仿佛是春天的化身。而后面的“香满人间,春满人间”则通过对春天气息的描绘,进一步加强了春天与美丽女子的联系,形成一种和谐美好的意境。

接下来的“朱禽窗外影檀栾”,则通过鸟儿的影子增添了生动的气氛,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活。此时,诗人对于距离的思考开始浮现,“身是巫山,梦是孤山”,不仅表达了孤独与思念,也暗示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差距。而最后几句通过“笛声吹过玉门关”引入了离别的情感,春天虽归,但人却不在,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令人感到无尽的惆怅和思念。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通过梅花、春天、鸟影等元素,构建了一幅优美而富有情感的画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绛里仙人白玉环:美丽女子如仙子般,手持白玉环,突显其高贵与优雅。
  2. 香满人间。春满人间。:香气和春天的气息弥漫,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3. 朱禽窗外影檀栾。:红鸟的影子映射在窗外,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与生气。
  4. 身是巫山。梦是孤山。:自我与梦境的对比,表达了孤独与思念。
  5. 一枝何日到江南。:渴望将梅花送到江南,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 倚遍阑干。数遍阑干。:反复倚靠在栏杆上,数着日子,表现出等待的焦急与思念。
  7. 笛声吹过玉门关。:笛声传来,象征着离别的哀愁。
  8. 只见春还。不见人还。:春天回归,但人却不再,形成强烈的对比,传达出失落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比作仙人,突显其美丽。
  • 对仗:如“倚遍阑干,数遍阑干”,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春天和梅花以生命,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梅花与春天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深切思念,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纯洁,代表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春天:象征希望与生命,反映出诗人的乐观态度。
  • 仙人:代表美好与理想,寄托了诗人对美的向往。
  • 玉门关:象征离别与思念,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绛里仙人”指的是什么?
    A. 仙女
    B. 梅花
    C. 鸟儿

  2. “笛声吹过玉门关”暗示什么情感?
    A. 快乐
    B. 离愁
    C. 期待

  3. 诗中提到的“江南”象征什么?
    A. 乡愁
    B. 美好生活
    C. 遥远的地方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诗,描绘春天与月夜的美景,与《一剪梅》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 《红楼梦》中的诗词:同样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思念,风格相近。

诗词对比:

  • 饶芝祥的《一剪梅·抚梅》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思念,但前者更具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后者则更多地体现了女性的柔情与忧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查询

古兴四首用周草窗韵 其二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 其五 夏日田家四首 其一 假道南康长道语今夕中秋正故岁聚并喜乐时也遂留以夜饮饮半和所示诗 又得一绝句 游铁塔寺 挽提干赵君 修武县西北有浊鹿城魏受汉禅封献帝为山阳公城即公所居也道经此地感而赋之 二日野望作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 万桂山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高字旁的字 犯贱 放光 字尾 抱痛西河 鸿稀鳞绝 按堵如故 唰啦 阵败 符结尾的成语 包含狸的成语 子字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讳莫高深 非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经验教训 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共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