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4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48:16
原文展示:
送逸人归茅洞
三君乘白鹄,各在一山椒。
子去穿茅洞,人方采药苗。
花连云气近,松转水程遥。
想得寻幽侣,空歌散午朝。
白话文翻译:
三位朋友骑着白色的天鹅,各自在一座山的椒树上。你去穿越茅洞,我正好在采药苗。花儿连着云气显得近,松树却把水流的距离拉得远。想念能一起寻幽访胜的伙伴,空自吟唱,散落在午后的阳光里。
注释:
诗词背景:
诗歌鉴赏:
《送逸人归茅洞》是一首表现友谊与自然美的作品。诗中以三位朋友的骑行作为引子,描绘了他们在大自然中的闲适与愉悦。开头的“乘白鹄”意象清新,象征着朋友们的高洁与志趣。接着诗人提及“穿茅洞”,表现出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种隐逸不仅是对自然的逃避,也是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生的哲思。
诗中“花连云气近,松转水程遥”这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表示美好事物常在身边,而某些理想却是遥不可及。最后一句“想得寻幽侣,空歌散午朝”流露出对志同道合朋友的思念,表现了孤独感。整首诗在表达友谊的同时,也体现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兼具自然与情感的双重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宁静的情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中提到的“白鹄”象征什么?
A. 友谊的高洁
B. 生活的艰难
C. 自然的美丽
D. 孤独的感受
答案:A
“想得寻幽侣”中的“幽侣”是指什么?
A. 难得的朋友
B. 美好的风景
C. 远方的亲人
D. 生活的伴侣
答案:A
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态度是?
A. 否定
B. 渴望
C. 忽视
D. 反感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周文璞的《送逸人归茅洞》与王维的《终南山》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自然的壮丽与个人的哲思,而周文璞则更强调友谊与情感的交融。通过不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示了相似主题下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