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至荆公墓

《至荆公墓》

时间: 2025-05-02 07:43:26

诗句

守法曾丞相,能文陆左丞。

风流如未泯,应作寺中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3:26

原文展示:

守法曾丞相,能文陆左丞。
风流如未泯,应作寺中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写给荆公的墓志铭,赞美他守法的曾丞相和才华横溢的陆左丞。即使风流才气尚未消逝,他仍然应该成为寺庙中的僧人。

注释:

  • 守法:遵守法律,指的是荆公的品德。
  • 曾丞相:指曾经担任宰相的荆公。
  • 能文:有文采,形容陆左丞的才华。
  • 陆左丞:指陆游,号“放翁”,是著名的诗人。
  • 风流:风采和气度,指二人的才气与风范。
  • 未泯:未曾消逝。
  • 寺中僧:引申为一种清净的生活状态,暗示诗人对他们的追思和景仰。

典故解析:

  • 荆公:在历史上,荆公指荆轲,因其行侠仗义而被后人所称颂。
  • 陆游:南宋著名的诗人,以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丰富的文学成就著称,常被后人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文璞,宋代诗人,生平多有诗作,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文风清新高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周文璞对荆公和陆游的追思之际,表达了对他们高洁品德和卓越才华的钦佩,寄托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诗歌鉴赏:

《至荆公墓》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美。诗中通过对荆公与陆游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品质和才华,突显出理想人格的追求。前两句“守法曾丞相,能文陆左丞”直接表明了两位历史人物的身份和特质,体现出作者对他们的钦佩与敬仰。尤其是“守法”这一词,不仅仅是对荆公品德的赞美,也暗示了对当下社会的期望与呼唤。

而最后一句“风流如未泯,应作寺中僧”则更具哲理,既表达了对他们才华的肯定,也暗示了人生的终极追求——归于清净,像僧人一样超脱世俗。整首诗简练而意蕴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守法曾丞相:直接称赞荆公为曾经的宰相,强调他在政治上的清白和正直。
  • 能文陆左丞:赞美陆游的文学才华,突出其在诗文上的造诣。
  • 风流如未泯:说明他们的才气与风采仍然存在,未曾消逝。
  • 应作寺中僧:暗示他们的成就与理想应当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采用对仗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工整、流畅。
  • 象征:寺中僧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状态,表明作者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荆公和陆游的赞美,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清白政治的向往,展现出深厚的历史情怀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守法:象征正直与清白。
  • 能文:象征才华与智慧。
  • 寺中僧:象征超脱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曾丞相”指的是谁? A. 荆轲
    B. 陆游
    C. 司马光
    D. 苏轼

  2. “风流如未泯”是指什么? A. 人生的短暂
    B. 才华和气度未曾消逝
    C. 政治的腐败
    D. 典籍的流传

  3. 诗中提到的“寺中僧”暗示了什么? A. 对宗教的向往
    B. 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C. 对世俗权力的拒绝
    D. 对历史的怀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登高》 - 杜甫
  • 《游山西村》 - 陆游

诗词对比:

  • 《春望》 - 杜甫与《至荆公墓》在怀古情怀方面相似,均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社会现状的忧虑。
  • 《游山西村》 - 陆游的作品同样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与周文璞的作品在情感基调上有共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秦娥  次石末公韵 题陆放翁湖上诗后 旅兴 其十六 蓦山溪  晚春 春兴七首 其一 丙申岁十月还乡作七首 其一 咏史(二十一首) 蒿里曲(三首) 旱天多雨意五首呈石末公 其三 渔父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气粗胆壮 忠贯日月 包含囊的成语 首屈一指 王侯将相 子虚乌有 鬯字旁的字 南风不竞 喻结尾的成语 金镳玉络 无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蒸壤 至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庙寝 鼠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