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8:56
寒食曲
作者: 周文璞 〔宋代〕
今年寒食好天色,游人踏青行不极。
寻山不惮千里远,往往啼号湿松柏。
一杯才酹坟上土,祗就坟前便歌舞。
故乡自有懊恼声,插腰羊皮小番鼓。
吁嗟悲欢一饷间,但怅死人不能语。
君不见北客纷纷俱落南,先冢尽被胡尘漫。
影堂逢节具饮食,魂魄夜行溪谷山。
今年的寒食节天气很好,游人们踏青游玩流连忘返。
寻山探访不怕路途遥远,常常听到湿润的松柏间传来的啼叫声。
一杯酒刚刚洒在坟土上,便在坟前高歌起舞。
故乡的懊恼声此时此刻依然存在,腰间插着羊皮小鼓,敲打出节奏。
哀叹与欢笑在瞬间交错,但令人惆怅的是死者无法回应。
难道你没有看到北方客人纷纷南下,先人的墓地早已被胡尘覆盖。
在节日的影堂里备齐饮食,魂魄却在溪谷山中夜行。
作者介绍:周文璞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情态,富有浓厚的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寒食节是一个追思故人的节日,周文璞在这个时节写下此诗,表达了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游玩踏青的欢乐与祭奠悼念的悲凉,形成鲜明对比。
《寒食曲》通过描写寒食节的景象,将游人踏青的欢快与对逝者的追思融合在一起,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人情的温暖。诗的开头描绘了寒食佳节的美好天气与游人的欢声笑语,充满了春天的气息。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欢快的氛围逐渐被对故人的缅怀所替代,诗人用“啼号湿松柏”传达出对逝者的哀思。接着,诗人又通过祭奠的场景,表现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这种情感在“插腰羊皮小番鼓”中被具体化,似乎是故乡的声音在召唤着游子。最后,诗人感叹生死无常,表达了对无法与亡者交流的惆怅。“君不见北客纷纷俱落南”一句,进一步加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悟,历史的痕迹在胡尘的覆盖下变得模糊不清。整首诗在欢愉与悲伤之间游走,展示了人们在节日中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逝者的追思,呈现了欢愉与哀伤的交织,体现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和对历史的沉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什么?
A. 祖先
B. 春天
C. 夏天
诗中提到的“羊皮小番鼓”主要象征什么?
A. 悲伤
B. 节庆的热闹
C. 旅行
诗人对北方客人南下的描述表达了什么?
A. 旅行的快乐
B. 历史的流动与变迁
C. 对未来的展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