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5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52:51
点绛唇
谈印梅 〔清代〕
落日衔山,罗浮浓翠开馀景。
隔林疏磬。渔火溪烟暝。
望远怀人,漫把长阑凭。
鸦栖定。板桥人静。
月上高槐影。
夕阳挂在山边,罗浮山的浓绿映照出余晖。
远处的林间传来稀疏的磬声,渔火点点,溪水烟雾弥漫。
遥望远方,思念着心中人,随意倚靠在长栏杆边。
乌鸦已归巢,板桥上人静无声。
月光洒在高大的槐树影子上。
本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罗浮”、“渔火”等意象均富有文化内涵,体现了山水田园的意境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谈印梅,清代女词人,生活在清中期,以词见长。她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语言清丽,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对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关注与表达。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思念情感。
《点绛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夕阳、西山、渔火等自然景象,通过这些景象,反映出诗人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落日衔山”,通过生动的描绘,给人一种静谧而温暖的感觉,仿佛夕阳正缓缓落下,给大地洒下温柔的光辉。接着,诗中提到的“隔林疏磬”,又加添了一种空灵的氛围,磬声在林间回荡,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深沉的情感。
在“望远怀人,漫把长阑凭”中,诗人直抒胸臆,遥望远方的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接下来的“鸦栖定,板桥人静”,通过描绘归巢的乌鸦和静谧的环境,进一步渲染了思念的氛围,给人一种无声的孤寂感。最后的“月上高槐影”则把整首诗的意境推向了高潮,月光下的槐树影子,既象征着宁静的夜晚,也反映出诗人孤独的心情。
整首词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融合了思念、孤独与宁静,展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敏感与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远方人的思念,情感细腻而深沉,体现了清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罗浮”指的是哪个地方?
“鸦栖定,板桥人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月上高槐影”中的“高槐”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