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2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5:08
原文展示:
长门怨 刘皂 〔唐代〕 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白话文翻译:
秋夜漫长,长门宫外雨声滴答,我的忧愁随着雨水飘向昭阳宫。 泪水不断,仿佛君恩未断,擦去千行又流下万行。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皂,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以抒情诗见长,情感细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长门宫的雨景,表达了失宠后的哀怨和无尽的悲伤,反映了宫廷女子的悲惨命运。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长门宫的雨声为背景,通过“愁心和雨到昭阳”的比喻,巧妙地将失宠后的哀怨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诗中的“泪痕不学君恩断”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失宠后无尽的悲伤,泪水仿佛成了君恩的延续,擦去又不断涌出,形成了一种循环往复的悲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是一首典型的宫怨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长门宫的雨景,表达了失宠后的哀怨和无尽的悲伤,反映了宫廷女子的悲惨命运,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无奈和悲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长门”指的是什么? A. 汉宫名 B. 地名 C. 人名 D. 物名
“愁心和雨到昭阳”中的“昭阳”是指什么? A. 汉宫名 B. 地名 C. 人名 D. 物名
诗中的“泪痕不学君恩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