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4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49:41
题金相寺净照轩诗
辛弃疾
净是净空空即色,
照应照物物非心。
请看窗外一轮月,
正在碧潭千丈深。
这首诗的意思是:清净就是空灵,空灵也并非是没有色彩;照亮的是物体,而物体并非是心灵。请看看窗外那一轮明月,正悬在深达千丈的碧水之中。
该诗中的“月”与“潭”相结合,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及其哲学思考。月亮常常象征着清冷与明亮,潭水则代表深邃与宁静,二者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的思考。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诗人、军事家。他的词风豪放激昂,常表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关切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辛弃疾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尤其是在金相寺这样的清净环境中,诗人得以体悟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自然美。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辛弃疾对“净”与“色”、“照”与“物”的哲学思考。开篇以“净”“空”引出对内心及外界的观察,强调内心的清净并不与外在的色彩相悖;而“照应照物物非心”则进一步指出,物体的存在与心灵的感受是两个不同的层面。在最后两句中,诗人通过描绘窗外的明月与深潭,传达出一种宁静深邃的美感,暗示着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仍需保持内心的清净与明亮。整首诗蕴含了禅宗思想,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的手法,通过“净”与“色”的对比,以及“月”与“潭”的映衬,展示了内心与外物之间的关系。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内心的清净与外界的美好之间的和谐,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
诗词测试:
“净”在诗中指代什么?
A. 清净
B. 色彩
C. 物体
D. 心灵
诗中提到的“碧潭”意味着什么?
A. 浅水
B. 深邃
C. 空灵
D. 色彩
该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内心清净与外物的关系
C. 国家大事
D. 个人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