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2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26:17
望罗浮
作者:黄志尹 〔明代〕
罗浮东望海天宽,
四百峰头紫雾蟠。
宦迹驱驰思拄笏,
云林衰谢悔弹冠。
共传幽境身堪老,
祇恐尘心路改观。
此去吕翁如邂逅,
肯沿卢氏枕邯郸。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站在罗浮山上远望海天的壮丽景象,心中却充满了对往昔宦海生涯的追忆与反思。他看到四百座山峰被紫雾缭绕,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悠远。身为官员的他,曾经忙于权力与名利,现在却对过往的浮华感到无奈和悔恨。他希望能在这幽静的环境中安度余生,但又担心内心的世俗欲望会改变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即便如此,他仍怀念与吕洞宾的相遇,想要在卢氏的故乡邯郸寻求一种不一样的生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志尹,明代诗人,生平鲜有确切记载,作品多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与对自然的向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黄志尹对自己宦海生涯的反思时期,表达了他对权力的厌倦和对自然、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明代士人普遍的心态。
《望罗浮》是一首充满哲思的山水诗,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作者内心感受的深刻交融。开篇“罗浮东望海天宽”,以宽广的视角展现了罗浮山的壮丽,给人以开阔的视觉体验。接着“紫雾蟠”引入神秘而宁静的意境,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随后两句转而抒发诗人对宦海生涯的反思,表现出一种对名利的厌倦与无奈。诗人通过对“宦迹”的思索,揭示了权力的浮华与人生的短暂,形成强烈的对比。在最后几句中,诗人希望能在宁静的环境中安度晚年,但内心的“尘心”仍使他对未来充满忧虑。这种复杂的情感在诗中得以充分展现,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恐惧,体现了诗人的深邃思想和对生命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对自然、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宦迹”在诗中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吕翁”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