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7:23
当年天与裤中儿,天到如今不与时。
事变风涛掀地轴,军声电雹散雷槌。
鬼蓝柄国苦相误,佛会守城甘自痴。
旗盖已随驾去,留西太乙更谁欺。
当年天意与我如同裤子般贴心,如今却与我无缘。
世事变幻如风浪掀起地轴,军声如电闪雷鸣般响彻。
鬼神蓝色的权杖让国家陷入苦境,佛教徒守卫城池却甘愿痴迷。
旗帜已经随着皇驾离去,留给西方的太乙星又有谁来欺骗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著,字德清,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善于借古喻今,风格独特,常通过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该诗产生于宋代动荡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失望,表明历史的变迁对个人与国家的影响。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无奈。开篇以“当年天与裤中儿,天到如今不与时”引入,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如今现状的失落感。接着,诗人提到“事变风涛”,通过生动的比喻,将社会动荡比作风浪,突显了时代的剧烈变迁。随后的“军声电雹”则通过雷电的形象,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惨烈与不可预测,表现了对国家安危的担忧。
诗中“鬼蓝柄国苦相误”的表达,揭示了权力与国家的关系,暗示了权力的误用导致了国家的苦难。而“佛会守城甘自痴”则反映出宗教信仰在动荡时代的无力感,守城的人虽然心怀坚定,却无法改变现实的苦境。最后,“旗盖已随驾去”一语,象征着国家的覆灭与失落,留下的“西太乙”则暗示未来的不可知与无奈。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层次分明,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迷茫,是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及对个人处境的无奈,强调了历史的变迁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事变风涛”用来比喻什么?
“鬼蓝柄国”中的“鬼蓝”指的是什么?
“佛会守城甘自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