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4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40:33
海浪如山不著帆,
任风吹去渺茫閒。
谁知缘法有到处,
少茂林泊处深山。
海浪高如山,却没有帆船;
任凭风把我吹向遥远的地方。
谁知道缘分的法则无处不在,
那少数的茂林,也停泊在深山之中。
本诗并未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缘法”一词可以引申至佛教中的缘分法则,表达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陈著是宋代的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闻名,常常通过自然界的描写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游历深山的过程中,表现了他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诗中描绘的海浪与山林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以海浪与山林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动荡的海景,波涛汹涌中没有船帆,象征着生活的无常与漂泊。接着,诗人提到对“缘法”的思考,表明尽管外界环境变化莫测,但内心深处对缘分的信仰与理解使他能够在这片混乱中找到平静。最后一句则以“少茂林泊处深山”作为结尾,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避风港,或许暗示着人们在生活中依然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宁之地。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态度,让人感受到在浩瀚的自然面前,个体的渺小与命运的无常。
整首诗探讨了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渺小与无助,反映了对命运的理解与接受。诗人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寻找内心的宁静,表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中“海浪如山”表达了什么意象?
“缘法”在诗中代表什么?
诗歌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探讨了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与孤独,但其语气更为豪迈,而本诗则显得更加内敛与思索。这种对比体现了不同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不同理解与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