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荷叶杯

《荷叶杯》

时间: 2025-05-04 01:31:01

诗句

帘卷夕阳楼上,凝望。

点点是归舟,分明秋字上心头。

那许不成愁。

说甚丹枫乌桕,消瘦。

不似旧江干,晚鸦声苦雁声酸。

一派做荒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1:01

原文展示

《荷叶杯》

刘嗣绾 〔清代〕

帘卷夕阳楼上,凝望。点点是归舟,分明秋字上心头。那许不成愁。说甚丹枫乌桕,消瘦。不似旧江干,晚鸦声苦雁声酸。一派做荒寒。


白话文翻译

夕阳西下,帘子卷起,我站在楼上凝神远望。远处点点归舟,心中分明涌现出秋字的忧愁,怎能不让人感到愁苦。说起那丹枫和乌桕,已然消瘦,不似往昔江畔的景象。傍晚的乌鸦叫声苦涩,雁声也显得酸楚,整片景象显得荒凉而寒冷。


注释

字词注释

  • 帘卷:指帘子被卷起,表示视野的开阔。
  • 归舟:指归来的船只,象征着归属感和思乡情。
  • 秋字:秋天的意象,预示着深沉的思绪和情感。
  • 丹枫:红色的枫树,常用来象征秋天的景色。
  • 乌桕:一种树,叶子在秋天时变为红色,常与秋天的凋零联系在一起。
  • 晚鸦声:指傍晚时分乌鸦的叫声,通常带有孤独和凄凉的情感。

典故解析

  • 江干:指江边,常用作诗词中描绘自然景色的背景。江边的景象往往与诗人的情感相连,象征着思乡和记忆。
  • 雁声:候鸟归来的声音,常用以表达离别和思念的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嗣绾,清代诗人,生于1735年,卒于1821年。其诗作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观传达内心情感。刘嗣绾的作品多关注生活、自然及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个性与时代特色。

创作背景: 《荷叶杯》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反映出当时社会人们的内心感受与情绪,尤其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荷叶杯》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感怀与内心的忧愁。开篇“帘卷夕阳楼上,凝望”就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夕阳的余晖与诗人的凝视相映成趣,形成了一种既静谧又充满情感的画面。接着,“点点是归舟,分明秋字上心头”,通过归舟的意象,延展出思乡与愁苦的主题,仿佛在诉说着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中提及的“丹枫乌桕”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随着季节的变化,枫叶的红艳与乌桕的落寞,引发了诗人的深思。他对比“旧江干”的景象,暗示过去的美好与现今的荒凉,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对比与惆怅。

整首诗的语言清新自然,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致描绘,也有对人心的深刻洞察。最后一句“一派做荒寒”,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突显了时光的无情与人生的感慨。通过浓厚的秋意,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紧密相连,深刻地反映了人的孤独与内心的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帘卷夕阳楼上,凝望。”:诗人站在楼上,夕阳的光辉洒落,帘子被风卷起,象征着内心的开放与对未来的期望。
  • “点点是归舟,分明秋字上心头。”:归来的船点点可见,象征着人们的归属与思乡之情,秋字的出现则加深了这种感情。
  • “那许不成愁。”:诗人自问,怎能不感到忧愁呢?
  • “说甚丹枫乌桕,消瘦。”:提到秋天的枫树与乌桕,暗示着生命的流逝与秋天的凋零。
  • “不似旧江干,晚鸦声苦雁声酸。”:回忆往昔江边的景象,与现在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感叹往日的美好已不再。
  • “一派做荒寒。”:最后一句总结全诗,表达出秋天的凄凉与内心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天景象与内心情感联系,形成情感共鸣。
  • 对仗:如“晚鸦声苦,雁声酸”,形成音韵的和谐与情感的对比。
  • 拟人:通过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孤独与愁苦的情感。秋天不仅是自然的季节变化,也是人生的象征,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归舟:象征归属感与思乡情。
  • 丹枫:象征秋天的美丽与生命的短暂。
  • 乌桕:象征凋零与孤独。
  • 晚鸦声、雁声:象征孤寂与哀伤。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歌的画面,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与哲理,反映了人们在自然中的生存状态与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丹枫乌桕”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繁荣
    B. 秋天的凋零
    C. 夏天的热烈
    D. 冬天的寒冷

  2. 诗人的心情在整首诗中是: A. 快乐
    B. 愤怒
    C. 忧愁
    D. 平静

  3. “一派做荒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失落
    C. 愤怒
    D. 高兴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刘嗣绾更关注于自然的变化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月光的感慨与孤独的情绪。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刘嗣绾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 赠裴旻将军 丁宇田家有赠 游李山人所居因题屋壁 敕赐百官樱桃(时为文部郎) 赠徐中书望终南山歌 同卢拾遗过韦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给事首春…不果斯诺 渡河到清河作 济上四贤咏 成文学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字旁的字 挟天子以令天下 奢豫 捎色 举手摇足 齲字旁的字 陷身囹圄 湮灭无闻 包含巨的成语 而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流风 无服之丧 片纸只字 包含亨的词语有哪些 泖塔 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豕字旁的字 种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