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0:52
郁郁河边树。
青青野田草。
舍我故乡客。
将适万里道。
妻子牵衣袂。
抆泪沾怀抱。
还附幼童子。
顾托兄与嫂。
辞诀未及终。
严驾一何早。
负笮引文舟。
饱渴常不饱。
谁令尔贫贱。
咨嗟何所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河边与兄弟告别时的情景。河边的树木郁郁葱葱,野田里的草青青翠翠。我是故乡的游子,即将踏上漫长的旅途。妻子牵着我的衣襟,泪水沾湿了我的怀抱。还带着幼小的孩子,托付给兄弟和嫂子。辞别的话还未说完,船就已经严急地启航。手持竹竿引导着舟船,心中却常常感到饥渴难忍。是谁让你我陷入贫贱的境地,感叹又能说些什么呢?
作者介绍: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魏国的第二任皇帝,文学家,以诗词和散文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曹丕与兄弟辞别之时,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深厚感情及对未来生活的忧虑。正值三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树木和草地的生机勃勃与即将离别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诗中妻子牵衣、抆泪的细腻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家庭亲情的深厚与离别时的伤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对亲人的依依不舍,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无奈与困惑。
诗的最后几句,尤其是“饱渴常不饱”,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人生感悟,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不满和对贫贱命运的无奈。诗人在辞别时的茫然与无助,令人感同身受,使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自然的美与离别的愁苦)、拟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象征(舟船象征人生旅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情眷恋,以及在离别时的无奈和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展现了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郁郁河边树”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抆泪沾怀抱”中的“抆泪”是什么意思?
“谁令尔贫贱”中的“尔”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