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3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1:09
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
岑参 〔唐代〕
尝读西域传,汉家得轮台。
古塞千年空,阴山独崔嵬。
二庭近西海,六月秋风来。
日暮上北楼,杀气凝不开。
大荒无鸟飞,但见白龙塠。
旧国眇天末,归心日悠哉。
上将新破胡,西郊绝烟埃。
边城寂无事,抚剑空徘徊。
幸得趋幕中,托身厕群才。
早知安边计,未尽平生怀。
我曾阅读西域的传记,汉朝时获得了轮台。
古老的边塞空无一人,阴山依然巍峨耸立。
两个庭院靠近西海,六月的秋风已然吹来。
黄昏时分我登上北楼,杀气凝重得让人难以呼吸。
广袤的大荒无人飞翔,唯见白龙在天边游荡。
在这个遥远的旧国,归心似箭,日复一日悠然自得。
大将军刚刚打败了胡人,西郊的烟尘已经消散。
边城寂静无事,我独自抚剑徘徊。
幸好能够来到幕中,依靠在众多才俊的身旁。
早就知道安定边疆的良策,但未能实现平生的愿望。
作者介绍: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生于大历年间,曾任多地的官职。他的诗歌多描绘边疆的壮丽风光和战争的壮烈场面,语言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盛唐时期,正值边疆战事频繁之际,诗人通过登北楼,俯瞰边疆的辽阔,抒发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安定边疆的渴望。
《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是一首极具边塞特色的诗作,展现了岑参对战争与和平、边疆与故国的深切思考。诗的开头,诗人以“尝读西域传,汉家得轮台”引入,表明对历史的追溯与关注,暗含着对汉朝辉煌的追忆。接下来的描写通过“古塞千年空,阴山独崔嵬”展现出边疆的空旷与苍凉,充满了孤独感。
在“日暮上北楼,杀气凝不开”中,诗人通过对黄昏景象的描绘,渲染出战场上的紧张气氛,令人联想到战事的无情与历史的沉重。尤其是“边城寂无事,抚剑空徘徊”,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思索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忧伤。
最后,两句“幸得趋幕中,托身厕群才”则展现了诗人对文人的归属感与对未来的期盼。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既对历史的敬畏,也对安定边疆的渴望,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边疆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故国的思念,反映了盛唐时期士人们对安定与和平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岑参的诗歌风格主要是?
A. 田园诗
B. 边塞诗
C. 宫廷诗
“日暮上北楼”中的“日暮”指的是?
A. 清晨
B. 黄昏
C. 正午
诗中“白龙”象征什么?
A. 战争
B. 故国与希望
C. 孤独
答案: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