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6:22
《采桑子·洞房深夜笙歌散》
作者:冯延巳 〔唐代〕
洞房深夜笙歌散,帘幕重重。
斜月朦胧,雨过残花落地红。
昔年无限伤心事,依旧东风。
独倚梧桐,闲想闲思到晓钟。
在洞房的深夜,欢歌笑语已经散去,重重帘幕紧闭。
斜挂的月光朦胧,刚刚下过雨的残花落在地上,红色的花瓣显得格外凄凉。
往年那些无尽的伤心往事,依然随东风而来。
我独自依靠在梧桐树下,闲思闲想,直到晓钟响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冯延巳(903年-960年),字子固,号山人,唐末五代时期的词人,擅长词作,风格婉约,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生活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个人情感的低谷,反映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失去爱情的惆怅,融入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孤独感。
《采桑子·洞房深夜笙歌散》是一首充满忧伤与孤独的词作,冯延巳在这首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传达出对爱情的怀念与对往事的无奈。词的开头以“洞房深夜笙歌散”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笙歌散去,意味着欢乐的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孤独感。接着,斜月朦胧与雨过残花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与冷清,残花落地,正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奈追忆。
词中“昔年无限伤心事,依旧东风”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昔日的伤心事随着东风再次浮现,表现出对过去的无尽思索与怀念。最后一句“独倚梧桐,闲想闲思到晓钟”,描绘出作者的孤独与沉思,直到晨钟敲响,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回忆,展现出作者对爱情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往的眷恋,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人在爱情与回忆中的孤独感,情感深沉而复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此词的开头一句是:
A. 雨过残花落地红
B. 洞房深夜笙歌散
C. 昔年无限伤心事
答案:B
“斜月朦胧”中的“斜月”意味着:
A. 光明
B. 时间已晚
C. 失败
答案:B
词中提到的“东风”象征:
A. 春天的来临
B. 伤心的回忆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