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2:0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2:05:18
本邦伊晋,惟时不靖。根柢之摇,枝叶攸病。守臣不任,勩于神圣。惟钺之兴,翦焉则定。洪惟我理,式和以敬。群顽既夷,庶绩咸正。皇谟载大,惟人之庆。
这片土地的根基动摇,国家局势不安定。根本的摇动导致了枝叶的病痛。守卫国家的臣子不称职,失去了对神明的敬畏。唯有王权的提升,才能使国家安定。我们应该依据理智,以和谐和尊敬来治理。那些顽固不化的人都已被平息,百姓的事业也都得到了正直的治理。皇帝的谟策是伟大的,正是人民的福祉。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他与王勃、孟浩然、杜甫并称为“初唐四杰”。柳宗元的诗文风格清新俊逸,语言简练,擅长描写自然和社会现象,尤其以散文和诗歌著称。
此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期间,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经历了贬谪的遭遇,使他对于国家治理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他对于政治理想的追求。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靖本邦》是一首充满政治关怀的诗篇,展现了柳宗元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考。诗中“惟时不靖”开篇直入主题,揭示出国家动荡的现状,紧接着通过“根柢之摇,枝叶攸病”形象地比喻了国家治理的根本问题。枝叶代表国家的繁荣,而根基的摇动则暗示着其脆弱。
诗中提到“守臣不任”,暗指那些不称职的官员,他们对国家的治理缺乏责任感和敬畏心,这也是造成国家动荡的原因之一。柳宗元呼唤“惟钺之兴”,表达了对明主的期待,强调只有强有力的统治者才能带来国家的安定。
整首诗在情感上融合了忧虑与期盼,既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又流露出对理想政治的渴望。最后“皇谟载大,惟人之庆”则总结出,真正的治理应关注人民的福祉,强调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的“守臣不任”是指什么?
“惟钺之兴”意味着什么?
本诗表达了对国家的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