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5:32
唐铙歌鼓吹曲·东蛮
作者: 柳宗元 〔唐代〕
东蛮有谢氏,冠带理海中。
自言我异世,虽圣莫能通。
王卒如飞翰,鹏骞骇群龙。
轰然自天坠,乃信神武功。
系虏君臣人,累累来自东。
无思不服从,唐业如山崇。
百辟拜稽首,咸愿图形容。
如周王会书,永永传无穷。
睢盱万状乖,咿嗢九译重。
广轮抚四海,浩浩如皇风。
歌诗铙鼓间,以壮我元戎。
东蛮地区有个谢氏家族,在海中理政。
他们自称是异世之人,即使是圣贤也无法与之沟通。
王的军队如飞翔的翅膀,鹏鸟惊骇着群龙。
轰然从天而落,确实显现了神武的力量。
绑缚的君臣们,纷纷来自东方。
无不心甘情愿地服从,唐朝的业绩如山般高崇。
百官纷纷拜伏,皆愿描绘其形象。
如同周王会盟的文书,长久流传无尽。
睁眼看见万象各异,咿咿呀呀的翻译繁重。
广大的轮子抚平四海,浩浩荡荡如同皇风。
在歌声和鼓声中,壮大我方的军队。
作者介绍: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散文和诗歌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风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中期,正值唐朝由盛转衰之际,国家面临外族侵扰与内忧外患。柳宗元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对士兵的鼓舞。
《唐铙歌鼓吹曲·东蛮》是一首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对“东蛮”谢氏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对外敌的警惕与对国家的忠诚。开头通过“东蛮有谢氏,冠带理海中”,引出外族的存在,暗示了唐朝面临的威胁。接下来的“自言我异世,虽圣莫能通”则体现了外族的自负与对中原文化的蔑视。
诗中通过“王卒如飞翰,鹏骞骇群龙”,生动地描绘了唐军的英勇气势,彰显了士兵的勇猛与不屈。后文中提到的“系虏君臣人,累累来自东”,使人意识到战争带来的苦痛与屈辱,呼唤人们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
整首诗通过铿锵有力的节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希冀和对士兵的鼓舞。最后的“歌诗铙鼓间,以壮我元戎”更是将士气与团结的主题推向高潮,鼓舞人心。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气势,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对外敌的警惕和对士兵的鼓舞,传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团结一致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东蛮有谢氏”中,谢氏指的是哪个家族?
“王卒如飞翰”中的“飞翰”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百辟拜稽首”反映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