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严判官归滁州

《送严判官归滁州》

时间: 2025-05-02 13:40:32

诗句

永阳谪宦鬓成华,唯有宾从最可夸。

文学东堂进士第,风流南国相公家。

移官我未归丹禁,回棹君今指白沙。

滁上淹翔虽已久,寺楼山色对琅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40:32

原文展示:

送严判官归滁州 王禹偁 〔宋代〕 永阳谪宦鬓成华,唯有宾从最可夸。 文学东堂进士第,风流南国相公家。 移官我未归丹禁,回棹君今指白沙。 滁上淹翔虽已久,寺楼山色对琅邪。

白话文翻译:

永阳的谪宦已经鬓发斑白,唯有宾客和随从最为值得夸赞。 在东堂进士及第,风流倜傥如同南国的相公之家。 我尚未能回到朝廷,而你如今却要返回白沙。 在滁州虽然已经停留很久,但寺楼与山色依旧对着琅邪。

注释:

字词注释:

  • 永阳:地名,指永阳郡。
  • 谪宦:被贬官的官员。
  • 鬓成华:鬓发斑白。
  • 宾从:宾客和随从。
  • 文学东堂进士第:指在东堂(科举考试的场所)进士及第。
  • 风流南国相公家:形容风度翩翩,如同南国的相公之家。
  • 移官:调动官职。
  • 丹禁:指皇宫。
  • 回棹:返回。
  • 白沙:地名,指滁州。
  • 淹翔:停留。
  • 琅邪:山名,指滁州附近的琅邪山。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诗人对友人严判官的送别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此诗是他在送别友人严判官归滁州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不舍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禹偁被贬官期间,他在永阳(今安徽滁州)任职,友人严判官即将返回滁州,诗人以此诗表达对友人的敬佩和送别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诗人和友人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佩和不舍。首联以“永阳谪宦鬓成华”自嘲,凸显了诗人的贬谪之苦和岁月的无情。而“唯有宾从最可夸”则转而赞美友人的宾客和随从,显示了友人的风度和人缘。颔联和颈联通过对友人进士及第和风流倜傥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友人的优秀品质。尾联则以滁州的自然景色作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祝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永阳谪宦鬓成华”:诗人自嘲因贬谪而鬓发斑白,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个人的不幸。
  2. “唯有宾从最可夸”:转而赞美友人的宾客和随从,显示了友人的风度和人缘。
  3. “文学东堂进士第”:描述友人进士及第的荣耀,体现了友人的学识和才华。
  4. “风流南国相公家”:以南国相公之家比喻友人的风流倜傥,进一步强化了友人的优秀品质。
  5. “移官我未归丹禁”:诗人自述尚未能回到朝廷,暗示了自己的困境。
  6. “回棹君今指白沙”:友人即将返回滁州,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
  7. “滁上淹翔虽已久”:诗人自述在滁州停留已久,暗示了对友人的深情。
  8. “寺楼山色对琅邪”:以滁州的自然景色作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诗人和友人的境遇对比,突出了友人的优秀和诗人的不幸。
  • 比喻:以南国相公之家比喻友人的风流倜傥,增强了描述的效果。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永阳谪宦”与“唯有宾从”,“文学东堂”与“风流南国”,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赞美。诗人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不舍,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和深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永阳:地名,象征贬谪之地。
  • 鬓成华:象征岁月的无情和个人的不幸。
  • 宾从:象征友人的风度和人缘。
  • 东堂进士第:象征友人的学识和才华。
  • 南国相公家:象征友人的风流倜傥。
  • 丹禁:象征朝廷和权力中心。
  • 白沙:地名,象征友人的归途。
  • 寺楼山色:象征滁州的自然景色,寄托了诗人的祝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永阳谪宦”指的是什么? A. 诗人自己 B. 友人严判官 C. 其他官员 答案:A

  2. 诗中的“文学东堂进士第”描述了什么? A. 诗人的成就 B. 友人的成就 C. 其他人的成就 答案:B

  3. 诗中的“风流南国相公家”比喻了什么? A. 诗人的风度 B. 友人的风度 C. 其他人的风度 答案:B

  4. 诗中的“回棹君今指白沙”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将返回滁州 B. 友人将返回滁州 C. 其他官员将返回滁州 答案:B

  5. 诗中的“寺楼山色对琅邪”寄托了什么? A. 诗人的祝福 B. 友人的祝福 C. 其他人的祝福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祝福。
  • 杜甫《送李副使赴安西》: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佩和不舍。

诗词对比:

  • 王禹偁《送严判官归滁州》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王禹偁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和不舍,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禹偁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王禹偁诗集》:收录了王禹偁的全部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王禹偁的生平和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菊花 荆门惠泉 寄杨纬 和杨节推见赠 涵虚阁 过木枥观 答张子立见寄 答二任 初发嘉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嫉贪如仇 三句话不离本行 包含欬的词语有哪些 山笑 杯水之饯 方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八两半斤 逐宕失返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火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包含厥的词语有哪些 釒字旁的字 幽蘅 輷鞫殷殷 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沥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