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啄木歌

《啄木歌》

时间: 2025-05-02 09:57:54

诗句

淮南啄木大如鸦,顶似仙鹤堆丹砂。

嘴长数寸劲如铁,丁丁乱凿乾枯查。

黄柑红桃多有蠹,受命凤皇须破柱。

何当更与绣衣裳,羽族横飞作持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7:54

原文展示:

啄木歌 王禹偁 〔宋代〕

淮南啄木大如鸦,顶似仙鹤堆丹砂。 嘴长数寸劲如铁,丁丁乱凿乾枯查。 黄柑红桃多有蠹,受命凤皇须破柱。 何当更与绣衣裳,羽族横飞作持斧。

白话文翻译:

淮南的啄木鸟大如乌鸦,头顶像仙鹤一样堆满了红色的丹砂。 它的嘴长数寸,坚硬如铁,不停地在枯树上凿洞。 黄柑和红桃上常有虫蛀,需要凤凰般的神鸟来破除柱子上的虫害。 何时才能给它穿上绣有花纹的衣裳,让它像持斧的羽族一样横飞。

注释:

  • 淮南:地名,今江苏一带。
  • 啄木:啄木鸟,以虫为食,常在树上啄洞捕虫。
  • 顶似仙鹤堆丹砂:形容啄木鸟头顶的羽毛颜色鲜红,如同仙鹤头顶的红色丹砂。
  • 嘴长数寸劲如铁:形容啄木鸟的嘴既长又坚硬。
  • 丁丁:象声词,形容啄木鸟啄木的声音。
  • 乾枯查:枯干的树枝。
  • 黄柑红桃:指黄色的柑橘和红色的桃子,这里指果树。
  • 受命凤皇:受命于凤凰,指得到凤凰的命令或象征。
  • 破柱:指破除柱子上的虫害。
  • 绣衣裳:绣有花纹的衣裳,这里指给啄木鸟装饰。
  • 羽族:指鸟类。
  • 持斧:手持斧头,这里比喻啄木鸟啄木的动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曾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作品多反映民生疾苦和社会现实。《啄木歌》是他的一首描写啄木鸟的诗,通过啄木鸟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勤劳和正义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相对安定,但仍有民生疾苦。王禹偁通过描写啄木鸟的形象,表达了对勤劳和正义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不公和虫害(比喻社会弊端)的批判。

诗歌鉴赏:

《啄木歌》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啄木鸟勤劳捕虫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勤劳和正义的赞美。诗中,“顶似仙鹤堆丹砂”一句,以仙鹤的丹顶比喻啄木鸟头顶的鲜红羽毛,形象生动。“嘴长数寸劲如铁”则突出了啄木鸟嘴的坚硬和力量,象征其勤劳和坚韧。后两句通过“黄柑红桃多有蠹”和“受命凤皇须破柱”,将啄木鸟的捕虫行为与社会正义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弊端的批判和对正义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淮南啄木大如鸦,顶似仙鹤堆丹砂。” —— 描述啄木鸟的体型和头顶的鲜红羽毛,形象生动。
  2. “嘴长数寸劲如铁,丁丁乱凿乾枯查。” —— 突出啄木鸟嘴的坚硬和力量,以及其勤劳捕虫的行为。
  3. “黄柑红桃多有蠹,受命凤皇须破柱。” —— 将啄木鸟的捕虫行为与社会正义联系起来,表达对社会弊端的批判。
  4. “何当更与绣衣裳,羽族横飞作持斧。” —— 表达对啄木鸟的赞美,希望它能像持斧的羽族一样横飞,象征正义的力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顶似仙鹤堆丹砂”,将啄木鸟的头顶比作仙鹤的丹顶,形象生动。
  • 拟人:如“受命凤皇须破柱”,将啄木鸟的捕虫行为拟人化,赋予其正义的使命。
  • 对仗:如“嘴长数寸劲如铁”,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形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啄木鸟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勤劳和正义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不公和虫害(比喻社会弊端)的批判。诗中,啄木鸟的勤劳捕虫行为被赋予了正义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对社会正义的渴望和对勤劳品质的推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啄木鸟:勤劳捕虫的形象,象征勤劳和正义。
  • 仙鹤:丹顶的仙鹤,象征高贵和纯洁。
  • 铁嘴:坚硬如铁的嘴,象征力量和坚韧。
  • 黄柑红桃:果树,象征丰收和美好。
  • 凤皇:凤凰,象征正义和神圣。
  • 绣衣裳:绣有花纹的衣裳,象征装饰和美好。
  • 持斧:手持斧头,象征力量和正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顶似仙鹤堆丹砂”形容的是啄木鸟的哪个部位? A. 嘴 B. 头顶 C. 翅膀 D. 尾巴 答案:B

  2. 诗中“受命凤皇须破柱”中的“凤皇”指的是什么? A. 凤凰 B. 皇帝 C. 神仙 D. 鸟类 答案:A

  3. 诗中“何当更与绣衣裳”表达了作者对啄木鸟的什么愿望? A. 装饰 B. 保护 C. 赞美 D. 驯养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通过描写山中鸟鸣,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宁静的心境。
  • 杜甫《春望》: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

诗词对比:

  • 王禹偁《啄木歌》与王维《鸟鸣涧》:两者都通过描写鸟类,但前者更注重表达勤劳和正义的象征意义,后者则更注重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宁静的心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禹偁的多首诗作,包括《啄木歌》。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王禹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 《宋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踏莎行 墙阴九英梅未春先花,娟然有致,作此赏之。 踏莎行 萧斋翁赐法书索作 踏莎行·烛泪初销 踏莎行 其三 秋 踏莎行 其一 踏莎行 癸巳秋仲建昌县道中 踏莎行 菊 踏莎行 踏莎行 石窗丈以百子莲词见示索和 踏莎行 题兰花帧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丿字旁的字 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糸字旁的字 无遇 绵绵不息 狠心辣手 祸莫大于轻敌 韋字旁的字 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竹脚 显微镜 匕字旁的字 影帝 谷字旁的字 疾恶如仇 包含冗的词语有哪些 帷幕不修 包含怒的词语有哪些 在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