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4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6:33
春雨濡毫月作灯,砚池经岁未曾冰。山阴道士换鹅笔,写到晴云第几层?
春天的细雨润湿了毛笔,明亮的月光像灯一样照耀着我;砚池一年四季都没有结冰。山阴的道士换了一支鹅毛笔,他写到晴朗的云彩,不知道已经到了多少层呢?
秦鸿,现代诗人,擅长古诗词创作,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感悟为主题,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寄托。
此诗作于春雨绵绵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春雨与月光的交融,以及砚池四季如春的情景,表现了他对文人生活的热爱和对创作的追求。
这首诗以春雨为起点,勾勒出一个富有生机与灵动的画面。首句“春雨濡毫月作灯”将春天的细雨与月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清新静谧的氛围。诗人借助细腻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在宁静环境中创作的乐趣与美好。接下来的“砚池经岁未曾冰”则展现了砚池的水常年流动,不曾结冰,象征着诗人心中对创作的持续热情和灵感不竭。最后一句“山阴道士换鹅笔”,道士的形象增添了一种超脱与洒脱,而“写到晴云第几层”则引发读者思考,云的层数象征着创作的高度与境界,诗人在问自己写作的成果与深度,体现了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热爱、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艺术追求的深思,展现了文人生活的情趣与哲思。
诗中提到的“鹅笔”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诗中的“晴云”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砚池经岁未曾冰”表达了什么情感?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均展现了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创作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