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1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16:15
游白云
作者: 霍与瑕 〔明代〕
不寒不暖早春天,半阴半晴天际色。
寻芳路转上唐村,几树桃花开太极。
万青一色罗天宇,三三流水添新雨。
短筇冲碎旧时云,长裾香染烟霞紫。
烟霞洞里足芳妍,细草幽花都可怜。
望望望春春不尽,行行行乐乐无边。
楼台俯瞰东溟远,夹涧回廊芳草软。
芳草王孙非旧游,高歌慷慨声悽转。
高歌不与世间闻,雅调幽箜只自匀。
曲中颜巷无穷寿,操里青霞何限春。
人生寻春苦不早,花落山中春已老。
待将一脚踏断第一山前路,长与白云敦夙好。
早春的天气既不冷也不热,天空的色彩半阴半晴。
我沿着寻芳的小路走向唐村,几棵桃花在太极图样般绽放。
万物一片青翠映衬着天空,细细的流水伴随着新雨而来。
短杖轻轻拨动着旧日的云彩,长袍的香气染上了烟霞的紫色。
烟霞的洞里美丽芬芳,细草幽花令人怜惜。
遥望春天的景象总是看不尽,行走在这乐趣无穷的春天。
从楼台俯瞰远方的大海,夹谷中的回廊芳草柔软。
芳草之地的王孙不再是旧游,高歌声慷慨而又悲切。
高歌的声音不与世间相闻,悠扬的曲调只为我自己和谐。
曲中颜巷的岁月无尽长寿,操中青霞的春天无边无际。
人生寻春的苦恼不在于早晚,花落山中春天已渐老去。
待我将一脚踏断前路,长与白云结下深厚的情谊。
霍与瑕(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其清新的风格和自然的描写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和人文景观,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此诗创作于明代早春之际,正值春暖花开之时,诗人借此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和人生的哲理思考。
《游白云》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对自然的向往。整首诗以“游”为主题,带有探索和发现的精神。开头几句描绘了早春的气候,恰如其分地捕捉了这一季节的特征:“不寒不暖早春天”,展现出温暖而湿润的气候。接着,诗人转向田园,桃花的盛开象征着春的到来,生动而富有诗意。
诗中“万青一色罗天宇”一句,将广阔的天空与生机盎然的绿色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开阔而美好的画面。后面的描写则更为细致,短筇与长裾的对比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展现了诗人行游的情趣和风雅。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高歌慷慨声悽转”反映了内心的感慨,似乎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整首诗在抒情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尤其是“人生寻春苦不早,花落山中春已老”,道出了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最后一句“长与白云敦夙好”,则是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白云象征着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期盼。整首诗在欢快的春天氛围中,又带有一份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对春天的细腻描绘,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珍惜,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向往。
春天是中国文化中生命和希望的象征,桃花的盛开则常常与爱情和青春联系在一起;白云则代表自由和理想的追求,流水和芳草则象征着生活中的感悟与无常。诗人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哪个?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几树桃花开太极”中的“太极”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武术
B. 阴阳相生的哲学
C. 一种图案
D. 一种花卉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财富
B. 自由生活
C. 名利
D. 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