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2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26:19
作者: 许炯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范蠡倾吴国,奇计进西施。
惜哉攻心策,不遇越王时。
范蠡让吴国陷入了深重的危机,巧妙的计策却用在了西施身上。可惜的是,他的攻心之计没有在越王的时代施展出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许炯是明代的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与感悟,风格简练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明代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对范蠡智慧与命运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范蠡这一历史人物的复杂性。范蠡不仅是智者,同时也是一位战略家,他的计策最终却未能改变吴国的命运。诗中“奇计进西施”的描绘,展现了他用美人计来迷惑敌人的智慧,但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惋惜和对命运的无奈。诗的最后一句“惜哉攻心策,不遇越王时”更是表达了对历史机遇的珍惜与错失。这种历史的感慨和哲理思考,使得整首诗在简约中蕴含深意,读者在品味之余,亦能引发对人生命运的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历史的机遇与智慧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范蠡的计策在诗中被用来做什么?
A. 攻打敌国
B. 迷惑敌人
C. 帮助越国
诗中提到的“越王”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吴王
B. 越王勾践
C. 齐王
诗人对范蠡的态度是?
A. 赞美
B. 惋惜
C. 反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