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1:13
作者: 姚勉 〔宋代〕
入门才见万琅玕,便觉玲珑日影寒。
峰势近环檐外立,湖光更好竹中看。
烟霞古淡僧容瘦,风露清高鹤梦残。
已占两亭凉坐足,再须登阁倚栏干。
走进门来就见到成片的琅玕,立刻感受到玲珑剔透的日影透出寒意。
山峰的姿势近乎环绕,檐外峭立,湖光在竹林中更显得美好。
烟霞笼罩下,古老的僧人身形瘦削,风露清新,鹤梦已然消散。
我已在两亭中坐得凉快,再需登阁来倚靠栏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姚勉,生活在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西湖竹阁寺,结合了现实的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感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这首诗以“入门才见万琅玕”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的自然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西湖竹阁寺的玲珑剔透和清幽静谧。诗中运用了“峰势近环檐外立,湖光更好竹中看”这样的对仗句式,形成了优美的音韵和画面感,既有山的雄伟,又有水的灵动。
接下来的“烟霞古淡僧容瘦”一句,通过对僧人形象的描绘,反映了他在自然中所感受到的清高与淡泊,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已占两亭凉坐足,再须登阁倚栏干”则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与向往,渴望通过更高的视角去领略更广阔的风光,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渴望与探索精神。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有哲理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然生活的追求,展现了文人对清高境界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该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万琅玕”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哪些景物来描绘西湖的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姚勉的《题西湖竹阁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姚勉更侧重于湖光竹影的细腻,而王维则通过山的雄伟和秋天的宁静,展现出一种更为广阔的意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