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3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38:23
原文展示:
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 李廌 〔宋代〕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 阑栏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白话文翻译:
玉石栏杆外是清澈的江水,远处是茫茫的雨天。好风像扇子,雨像帘幕,不时可以看到岸边的花和汀上的草,水涨的痕迹增添了。 青翠的林木像是枕在关山路上,躺着想像乘着凤凰的地方。碧绿的草地千里之外,思绪悠长,只有短暂的凉爽梦境带我到了南州。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生卒年不详),字子高,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边观雨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和梦境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雨后的日子,作者站在江边,感受着清新的空气和远方的雨景,心中涌起了对远方和梦境的向往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的雨景,通过“好风如扇雨如帘”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雨的轻柔和风的清新。诗中的“阑栏青林枕上关山路”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青翠的林木比作枕在关山路上,增添了诗意的深度。结尾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则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无限遐想和对短暂梦境的珍惜。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江边雨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远方及梦境的向往。诗中的“碧芜千里思悠悠”和“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反映了作者对远方的无限遐想和对短暂梦境的珍惜,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好风如扇雨如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诗中的“阑栏青林枕上关山路”一句,将什么比作枕在关山路上? A. 玉阑干 B. 清江浦 C. 青林 D. 碧芜 答案:C
诗中的“碧芜千里思悠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B. 对远方和梦境的向往 C. 对短暂梦境的珍惜 D. 对高洁志向的追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