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从德邻至邓城访魏道辅故屋怀道符

《从德邻至邓城访魏道辅故屋怀道符》

时间: 2025-05-01 07:25:04

诗句

孟春属佳辰,驾言从郡丞。

蓐食戒徒御,篝火事徂征。

方舟绝横汉,适彼樊侯城。

缅怀昔封君,能使晚周兴。

千龄想风概,慨叹岸与陵。

故城若墟落,邑屋袖可凭。

盘飧倦举箸,幅幅气拂膺。

古寺蔽榛甓,破舍余残僧。

人言魏徵君,於焉常曲肱。

窭居三十年,蔚然以诗鸣。

人忧不改乐,信哉贤者能。

常闻有四友,作堂在郊垧。

我虽樗栎材,臭味亦其朋。

会当从飞盖,清夜一来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25:04

原文展示:

从德邻至邓城访魏道辅故屋怀道符 李廌 〔宋代〕

孟春属佳辰,驾言从郡丞。 蓐食戒徒御,篝火事徂征。 方舟绝横汉,适彼樊侯城。 缅怀昔封君,能使晚周兴。 千龄想风概,慨叹岸与陵。 故城若墟落,邑屋袖可凭。 盘飧倦举箸,幅幅气拂膺。 古寺蔽榛甓,破舍余残僧。 人言魏徵君,於焉常曲肱。 窭居三十年,蔚然以诗鸣。 人忧不改乐,信哉贤者能。 常闻有四友,作堂在郊垧。 我虽樗栎材,臭味亦其朋。 会当从飞盖,清夜一来登。

白话文翻译:

初春时节,美好的时光,我驾车随同郡丞出行。 清晨匆匆进食,告诫随从准备出发,点燃篝火踏上征途。 乘船横渡汉水,前往樊侯的城池。 怀念昔日封君,他们能使晚周复兴。 千年之后,想象他们的风采,感慨地貌变迁。 古城如同废墟,房屋依稀可辨。 面对饭菜,我无心举筷,心中充满感慨。 古老的寺庙被荆棘遮蔽,破败的僧舍中残留着僧人。 人们说魏徵君,在这里常常简朴生活。 贫困中居住三十年,却以诗歌闻名。 即使人们忧虑,他依然快乐,真是贤者能做到的。 常听说他有四位朋友,在郊外建堂。 我虽是平凡之材,但志趣相投。 总有一天,我将随同飞盖,在清夜登临。

注释:

  • 孟春:初春。
  • 驾言:驾车。
  • 蓐食:匆忙进食。
  • 篝火:点燃篝火。
  • 樊侯城:樊侯的城池。
  • 封君:受封的君主。
  • 千龄:千年。
  • 风概:风采气概。
  • 墟落:废墟。
  • 盘飧:饭菜。
  • 榛甓:荆棘和砖石。
  • 魏徵君:魏徵,唐代名臣。
  • 窭居:贫困居住。
  • 蔚然:茂盛,这里指声名远播。
  • 四友:四位朋友。
  • 樗栎材:比喻平凡之材。
  • 臭味:志趣。
  • 飞盖:飞驰的车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此诗作于宋代,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是李廌在初春时节,随同郡丞出行至邓城,访问魏道辅故居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魏道辅的怀念,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慨。诗中,“缅怀昔封君,能使晚周兴”一句,表达了对魏道辅的敬仰,认为他能像古代封君一样,使国家复兴。而“千龄想风概,慨叹岸与陵”则抒发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千年之后,地貌已变,但历史人物的风采依然令人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孟春属佳辰,驾言从郡丞:初春时节,美好的时光,我驾车随同郡丞出行。
  2. 蓐食戒徒御,篝火事徂征:清晨匆匆进食,告诫随从准备出发,点燃篝火踏上征途。
  3. 方舟绝横汉,适彼樊侯城:乘船横渡汉水,前往樊侯的城池。
  4. 缅怀昔封君,能使晚周兴:怀念昔日封君,他们能使晚周复兴。
  5. 千龄想风概,慨叹岸与陵:千年之后,想象他们的风采,感慨地貌变迁。
  6. 故城若墟落,邑屋袖可凭:古城如同废墟,房屋依稀可辨。
  7. 盘飧倦举箸,幅幅气拂膺:面对饭菜,我无心举筷,心中充满感慨。
  8. 古寺蔽榛甓,破舍余残僧:古老的寺庙被荆棘遮蔽,破败的僧舍中残留着僧人。
  9. 人言魏徵君,於焉常曲肱:人们说魏徵君,在这里常常简朴生活。
  10. 窭居三十年,蔚然以诗鸣:贫困中居住三十年,却以诗歌闻名。
  11. 人忧不改乐,信哉贤者能:即使人们忧虑,他依然快乐,真是贤者能做到的。
  12. 常闻有四友,作堂在郊垧:常听说他有四位朋友,在郊外建堂。
  13. 我虽樗栎材,臭味亦其朋:我虽是平凡之材,但志趣相投。
  14. 会当从飞盖,清夜一来登:总有一天,我将随同飞盖,在清夜登临。

修辞手法:

  • 比喻:“故城若墟落”,将古城比作废墟。
  • 拟人:“盘飧倦举箸”,将饭菜拟人化,表达无心进食。
  • 对仗:“千龄想风概,慨叹岸与陵”,对仗工整,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魏道辅的怀念,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慨。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孟春:初春时节,象征新的开始。
  • 篝火:点燃篝火,象征征途的开始。
  • 樊侯城:樊侯的城池,象征历史的遗迹。
  • 封君:受封的君主,象征历史人物。
  • 墟落:废墟,象征时代的变迁。
  • 古寺:古老的寺庙,象征历史的遗迹。
  • 魏徵君:魏徵,唐代名臣,象征历史人物。
  • 四友:四位朋友,象征志同道合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魏徵君”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魏徵 B. 魏征 C. 魏道辅 D. 魏文侯

  2. 诗中“千龄想风概,慨叹岸与陵”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B. 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C. 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D. 对个人遭遇的悲叹

  3. 诗中“我虽樗栎材,臭味亦其朋”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我虽平凡,但志趣相投 B. 我虽平凡,但才华横溢 C. 我虽平凡,但地位显赫 D. 我虽平凡,但生活富裕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对时代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时代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李廌《从德邻至邓城访魏道辅故屋怀道符》:两首诗都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对时代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与李廌《从德邻至邓城访魏道辅故屋怀道符》: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时代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全宋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戏为冥吏判 癸亥三月薄游西湖时阮芸台开府杭州那绎堂尚书亦以谳事驻浙皆己酉同年也却寄以诗 其三 癸亥三月薄游西湖时阮芸台开府杭州那绎堂尚书亦以谳事驻浙皆己酉同年也却寄以诗 其二 癸亥三月薄游西湖时阮芸台开府杭州那绎堂尚书亦以谳事驻浙皆己酉同年也却寄以诗 其一 济南使院玉𤫩珑石 投岳侯 致仕后戏赠故人 石将军南征赋赠 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肃和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掎裳连襼 包含鹜的成语 云梦 血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毛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貂狗相属 缶字旁的字 女钱 微利 方兴未已 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触禁犯忌 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歺字旁的字 诗愁 欺僭 胡行乱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