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8:11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贤愚类相交,人情之大率。然自古今来,几人号胶漆。近闻屈指数,元某与白乙。旁爱及弟兄,中权避家室。松筠与金石,未足喻坚密。在车如轮辕,在身如肘腋。又如风云会,天使相召匹。不似势利交,有名而无实。顷我在杭岁,值君之越日。望愁来仪迟,宴惜流景疾。坐耀黄金带,酌酡赪玉质。酣歌口不停,狂舞衣相拂。平生赏心事,施展十未一。会笑始哑哑,离嗟乃唧唧。饯筵才收拾,征棹遽排比。后恨苦绵绵,前欢何卒卒。居人色惨淡,行子心纡郁。风袂去时挥,云帆望中失。宿酲和别思,目眩心忽忽。病魂黯然销,老泪凄其出。别君只如昨,芳岁换六七。俱是官家身,后期难自必。
人们的交往中,贤者与愚者常常相交,但人情往往是这样变化的。从古到今,有多少人能够称得上是胶漆之交?最近我数了数,跟我交情深厚的只有元某和白乙。兄弟之间的情谊不算太深,家庭的重担让人有所顾忌。松竹与金石虽坚固,但也难以表达深厚的友谊。就像车轮的辐条、身体的肘腋,都是相辅相成的。又如风云相会,天意使然。不像那些势利之交,名义上好听却没有实质的内容。前些年我在杭州,你来过我家。望着你来时的迟疑,宴席上的时光却匆匆流逝。坐在金带上,举杯酌酒,欢歌不止,衣袂飘舞。平生所享的乐事,十之八九还未曾实现。相聚时笑声开始变得沉默,离别时却频频叹息。送别宴席刚收拾好,船只就急忙排开。后来的遗憾如绵绵无尽,前面的欢愉何其匆忙。留在此地的人面色黯淡,行走的人心中郁结。风袂挥去时,云帆在视线中消失。宿醉与别情交织,眼前晕眩心中忐忑。病魂黯然消逝,老泪夺眶而出。离别你就像昨天,芳华岁月已换了六七个。大家都是官宦人家,未来的日子也难以确保。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语言通俗易懂,深受读者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白居易在杭州期间,正值与友人相聚之时。诗中流露出对友谊的珍惜以及离别的惆怅,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和寄乐天》是一首充满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以深厚的友谊为主题,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全诗开头即指出人情的复杂多变,贤愚相交,固然是常事,但能真正如胶漆般坚固的友谊却少之又少。白居易通过对数位友人的回忆,展现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渴望。诗中描绘了宴会欢歌的场景,然而在欢愉的背后,离别的伤感也随之而来。诗人用“后恨苦绵绵,前欢何卒卒”的句子,表现了对过往快乐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不可知的无奈。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无常和友情脆弱的深思,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谊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真挚友谊的向往与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和离别的伤感,流露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的深厚友谊指的是哪两位朋友?
A. 李白与杜甫
B. 元某与白乙
C. 王维与高适
诗中“后恨苦绵绵”指的是什么情感?
A. 对于快乐的追忆
B. 对于未来的未知
C. 对于离别的遗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