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3:54
乌鱼有引
作者:范咸 〔清代〕
网鱼竞捕正头乌,
兴味频嫌至后殊。
海堀引回怜瘦剧,
船头悬罟急徵输。
钓缗信足骄渔父,
幻化无须诳老夫。
曾食江鲻争比得,
芙蓉花里好提壶。
这首诗描写了捕鱼的场景和渔民的心情。渔网中捕获的乌鱼让人兴奋,但捕获之后的意趣却渐渐减弱。海中深处的鱼被拉回,令人怜悯它们的瘦弱。船头的渔网急切地被拉起,渔夫们忙于交付捕获的鱼。钓鱼的渔父自信满满,然而这些幻影并不需要老渔夫去欺骗。曾经吃过江鲻的我,觉得在美丽的芙蓉花下提壶饮酒更为快乐。
该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芙蓉花”常常象征着美女或美好事物,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范咸,清代诗人,以写实和自然风光为主要特色,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渔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捕捞与自然的感悟。
这首诗以捕鱼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渔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开篇通过“网鱼竞捕正头乌”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兴奋的氛围,表现出渔民们对捕获的期待。然而,随着捕获的乌鱼被拉上船,渔民们的兴致却渐渐消退,体现了一种对生命的怜惜与思考。接下来,诗中提到“海堀引回怜瘦剧”,更是引发人们对海洋生物生存状态的关注,表达出对小生命的同情。
诗的后半部分从渔民的自豪感出发,表现了他们对捕鱼技巧的自信,同时对过去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曾食江鲻争比得”,这里似乎在告诉我们,过去的经历与当下的选择间的关系。最后一句提到“芙蓉花里好提壶”,让人感受到一种淡然的生活追求,超越了捕获的物质欲望,回归到自然与精神的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写捕鱼的场景,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自然的思考,反映了渔民的生活哲学。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钓缗信足骄渔父”中的“信足”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芙蓉花”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