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1:53
《黄公济》
石色丹砂文,林木翠相合。
灵源一派长,近与银汉接。
老眼挂千仞,吟步绕百匝。
云遮忽有无,路坳见重叠。
凤响闻笙竿,龙灵化蛙哈。
再掬清冷波,一洗滞匼。
但愿高高流,勿以众流杂。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象:石头上有着红色和金色的纹路,林木与青翠的山色交相辉映。灵泉长流,恰似与银河相接。年迈的眼睛俯视着千丈高的山崖,吟唱着在山间转悠。云雾时隐时现,山路曲折重叠。凤鸣声中传来笙管的乐声,龙的灵气化作蛙鸣。再一次捧起清凉的水波,洗去心中惆怅。只希望这水流能够高高地流淌,不要与其他的流水混杂。
作者介绍:
徐照,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尤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黄公济》可能创作于作者游历黄公济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出他对清澈、纯净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清澈灵动的生活态度的向往。诗中通过“石色丹砂文”与“林木翠相合”的描写,构建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山水画面。同时,通过“老眼挂千仞”与“吟步绕百匝”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岁月的沉淀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人在云雾的变化中找到了人世间的无常,而凤鸣与龙灵的意象则进一步提升了诗的意境,象征着高尚的精神追求。最后,诗人以清波洗去心中的滞闷,表达了对高洁生活的希望,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清澈、纯净、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现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审美情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灵源一派长”中的“灵源”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动物
B. 一种植物
C. 一条泉水
D. 一座山
“凤响闻笙竿”中“凤”代表的意象是什么?
A. 失败
B. 吉祥
C. 忧愁
D. 疲惫
诗人在最后希望水流保持什么状态?
A. 清澈
B. 浑浊
C. 缓慢
D. 停滞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