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5:2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23:45
殳积堂桐荫觅句图
科头小立倚疏桐,
踏遍苍苔径数弓。
凉意乍生新雨后,
诗情都在一秋中。
影同雪碎庭筛月,
声比泉清树卷风。
四壁萧间发长啸,
更闻孤鹤唳遥空。
在稀疏的梧桐树下,我微微低头倚着树干,
走过青苔铺成的小径,步伐如同拉弓般小心。
新雨过后,阵阵凉意骤然袭来,
诗的情怀都融汇在这秋季的氛围中。
月影在庭院中如雪一般细碎,
风声比泉水更清澈,卷起树叶的沙沙声。
四周寂静无声,我发出长长的啸声,
更远处传来孤鹤在空中鸣叫的声音。
汪远孙(约1647-1710),清代诗人,字孟安,号梅溪,晚号木鱼山人。生于明末,早年经历动荡,后在清朝从事诗文创作。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善于用清新的笔触表现内心感受。
这首诗写于秋季,正值新雨过后,环境清新怡人。诗人在静谧的自然中思索,试图捕捉诗句的灵感,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殳积堂桐荫觅句图》是一首描绘秋季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凉意和宁静。诗开头以“科头小立倚疏桐”引入,生动地描摹了诗人倚树沉思的姿态,表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诗句的渴望。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凉意乍生新雨后”表现了新雨过后的清新感受,给人以舒适与宁静的感觉。而“诗情都在一秋中”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此时此刻所体会的诗意情感。这种情感与自然的交融,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美好。
“影同雪碎庭筛月”一句,利用月光与雪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梦幻的氛围,仿佛月光如雪一般洒落,带来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而“声比泉清树卷风”则通过声音的对比,强调了环境的清幽,风轻轻卷起树叶的声响,似乎与诗人心中的诗意相呼应。
最后两句“四壁萧间发长啸,更闻孤鹤唳遥空”,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更广阔的空间,孤鹤的鸣叫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形成了一种深邃的意境。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诗意的追求,情感深沉而细腻。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对诗意的追求,以及内心的孤独感。诗歌的情感基调宁静而深沉,带有淡淡的忧伤。
诗人站立的位置是在哪里?
诗中的“凉意”是何时产生的?
诗歌的情感基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