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8:03
《河传》
春雨。无绪。掩屏山。斜亸云鬟暮寒。
锦衾半堆人未还。阑珊。画楼更漏残。
欲付双鱼愁远道。风讯小。湓浦潮回了。
晓莺啼。残梦迷。那时。悔教轻别迟。
春雨绵绵,心事重重,隐映在山影之中;
斜倚着云鬟,夜色渐寒。
锦被一半堆积着,但那人依旧未归;
灯下,画楼的漏壶已渐渐漏尽了。
想把双鱼寄托给远方的愁苦,
风声微弱,湓浦的潮水又回来了。
晨莺啼鸣,残梦萦绕,那时,
后悔当初轻言别离太迟。
陈方恪,清代诗人,生于1640年,卒于1710年,字雪楼,号东皋,晚号竹山。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作品多反映内心情感与社会现实。
《河传》创作于春雨绵绵的季节,诗人在此情景下,感受到离愁别绪,寄托了对爱人的思念与悔恨。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描写,还有对情感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人生的感慨。
《河传》这首诗以春雨为背景,渗透着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深切的思念。开篇的“春雨”和“无绪”直接引入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伴随着细雨,心绪如同被雨水冲刷般模糊而沉重。接下来的“掩屏山”和“斜亸云鬟”,不仅描绘了春雨中的山景,也隐喻了女子的美丽和孤独。诗中的“锦衾半堆人未还”更是将思念推向高潮,锦被的半堆,象征着未归的爱人和被遗留下的孤独感。
随着诗意的发展,“画楼更漏残”传达出夜色的渐深与孤寂,细腻地刻画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后“欲付双鱼愁远道”更是将思念的情感寄托于双鱼,双鱼象征着情感的传递与永恒,这种寄托表明了诗人希望通过自然的力量来传达自己的心声。
整首诗以“晓莺啼”作为结尾,与开头的春雨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一种希望与绝望交织的情感。最后一句“悔教轻别迟”则是对往事的深刻反思,留下了无限的遗憾与思考。诗歌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爱与时光的深切理解。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爱人与时光的深切感慨,以及对轻率别离的后悔。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强烈的共鸣感。
诗中春雨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希望
B. 思念
C. 绝望
D. 快乐
诗人对“轻别”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后悔
B. 高兴
C. 无所谓
D. 期待
“锦衾半堆人未还”中的“锦衾”象征什么?
A. 美丽
B. 温暖的思念
C. 财富
D. 忍耐
答案:1. B 2. A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