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2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26:11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
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
殷勤木芍药,独自殿余春。
高亭废已久,下有种鱼塘。
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
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
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
雨后,浮萍都聚在了一起,蛙声在四周响起。
海棠花真如一场梦,梅子也快要尝到新鲜的味道。
我拄着手杖,闲暇时挑些菜,秋千上却没有人影。
那木芍药花开得殷勤,独自殿前春色的余晖。
高亭早已荒废,下面有个养鱼的塘。
暮色渐渐笼罩千山,春风带来了百草的香气。
市桥上人声寂寂,古寺中竹子苍翠欲滴。
鹳鹤不知飞往何处,鸣叫声在夕阳下回荡。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书法家。他的诗词作品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雨后,诗人漫步于四望亭和鱼池,借景抒情,表达对春天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春天的美好景象,体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开篇以“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展现了雨后大自然的生机,浮萍的聚集和蛙声的响起,传递出一种安静而又生动的氛围。接着通过“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表达了对春天美好事物的向往,海棠花的梦幻与梅子的新鲜感交相辉映。
“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则体现了诗人的悠然自得与独处的情怀,尽管秋千上没有人,依然感受到一份宁静的美好。最后几句通过对“高亭”与“古寺”的描绘,表达了时间流逝与世事变迁的感慨,尤其是“鹳鹤来何处”更是引发对未来的思考。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思索,展现了他超然物外的心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意在抒发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春天美好景象的珍惜,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雨后哪些生物声音满四邻?
A. 鸟声
B. 蛙声
C. 风声
诗人拄杖挑菜时,秋千上有什么?
A. 小孩
B. 没有人
C. 书本
“市桥人寂寂”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A. 热闹非凡
B. 人迹罕至
C. 朋友聚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