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4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42:08
久雨
俞桂 〔宋代〕
逾月留京国,春光总不知。
可伤连夜雨,好似暮秋时。
有客来无酒,逢人只说诗。
官中闻闭籴,应是细民饥。
经过一个多月的雨水,我仍在京城,春天的光景似乎不曾到来。连绵的夜雨让人感到伤感,仿佛已经进入了暮秋季节。来访的客人没有酒可招待,见到人只好吟诗作对。听说官府关闭了粮仓,想必百姓已经饥饿了。
《久雨》通过描写一个多月的连绵细雨,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期盼与失落。诗中用“逾月留京国,春光总不知”开篇,表现了长久的雨水让人对春光的渴望无从寄托。紧接着的“可伤连夜雨”,则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忧伤,夜雨的缠绵让诗人感到似乎已到了凋零的秋季,反映了春天的生机被雨水掩盖,给人一种阴沉的压迫感。
“有客来无酒,逢人只说诗”,此句展现了诗人交往中的无奈,虽有友人来访,却无酒相待,唯有以诗会友,这种情境既显得生动又富有深意,表明了即使在困境中仍然要保持文化的交流与精神的寄托。
最后两句“官中闻闭籴,应是细民饥”则把视角转向社会,透过对官府闭仓的评论,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困境,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困苦的关怀与同情,展现了诗人心系民生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雨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怀与对民生苦难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