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6:19
次韵和永叔石枕与笛竹簟
梅尧臣
溪上枕剖龙卵石,
蕲匠簟制蛇皮纹。
客从东方一持赠,
竹色蒸青石抱云。
磨沙斲骨自含润,
饱霜吊节无留尘。
京师贵豪空有力,
六月耐此炎蒸剧。
旱风赤日吹热来,
大厦高檐任雕饰。
头颅汗匝无富贫,
虽有颁冰论官职。
官高职重冰则多,
日永冰消难更得。
唯公扫室施枕簟,
迎凉自感东方客。
东方客应非俗昏,
能使贤人心体适。
贤人何以偏伏人,
天下才名方赫赫。
我吟困穷不可听,
昼夜蚊蚋苍蝇声。
蝇如远鸡耳初感,
蚊若隐雷空际鸣。
葛厨顶绽屋蝎堕,
菅席耒阳牛炙死。
因思杨恽废时言,
但愿人生行乐尔。
公今事业在朝廷,
去就尤当慎终始。
待公睡足秋风来,
去奉高谈挥麈尾。
在溪边的石头枕头上,剖开的是龙卵石,
蕲州工匠制作的席子上,有蛇皮的花纹。
客人从东方而来,带来一件礼物,
颜色像竹子一样,清新如青翠,石头似云雾环绕。
磨沙和削骨的工艺,天然有润泽,
沾满霜露的竹子,毫不留尘埃。
京城的权贵豪杰,虽有力量却无所作为,
在六月的酷热中,难以忍受这炎蒸。
干旱的风和赤炎的太阳,肆意吹来,
高楼大厦任凭雕饰,毫无用处。
即使头顶汗水淋漓,贫富之间无差别,
虽然有颁冰的论调,官职也显得苍白。
官职高,权重则冰多,
然而日长冰消,难以再得。
唯有你清理房间,安放枕席,
迎来凉爽,感受到东方的客人。
东方的客人定非俗人,
能让贤人的心灵得到舒适。
贤人为何要屈从于别人,
天下有才华的人才会声名显赫。
我吟唱困顿,且无人倾听,
日夜蚊蝇的嗡嗡声回荡。
苍蝇如远处的鸡叫声般微弱,
蚊子似隐雷般在空中鸣叫。
厨房的顶上长出杂草,
席子也被阳光烤得牛死。
因而想起杨恽的废话,
但愿人生只求欢乐。
你如今在朝廷中有所作为,
无论去留,尤需小心始终。
等你睡足秋风来临时,
再去高谈阔论,挥动羽扇。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有“梅花诗人”之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梅尧臣与友人聚会之际,诗中描绘了生活的细腻与风雅,反映了诗人对清凉夏日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
这首诗充满了梅尧臣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深切感受。开篇以“溪上枕剖龙卵石”引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与工艺的结合,展示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随后的描写中,诗人用“磨沙斲骨”来形容工艺的精细,显示出他对细节的关注。
整首诗不仅仅在描写物品的美丽,更透过对比与反思,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特别是在“京师贵豪空有力”的句子中,诗人揭示了权贵阶层的虚伪与无能,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失望。
在描写夏日酷热时,诗人用“头颅汗匝无富贫”来表现出贫富无差别的困境,进一步引发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的最后部分,诗人似乎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够在秋风来临之际,享受清凉与高谈阔论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梅尧臣的独特风格和他对生活的热爱,兼具了艺术性与思想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京师贵豪空有力”所表达的意思是?
A. 权贵们非常有能力
B. 权贵们的力量没有实际作用
C. 权贵们在社会中地位很高
D. 权贵们都很忙碌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工匠”是指,以制作著称。
判断题:诗人对社会现象持积极态度。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