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5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54:32
风笛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既殊出塞声,还非江上听。
夜吹送悠扬,高楼月方迥。
这首诗描写的音乐声既不同于塞外的乐声,也不是江边的晨曲。在夜晚的高楼上吹奏,悠扬的旋律随着月光飘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冯溪,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借音乐抒发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反映了他对不同生活经历的感慨。
这首《风笛》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开始两句“既殊出塞声,还非江上听”,用两个不同的场景来引入主题,前者与战争、边塞的生活相连接,后者则关联到温柔的江南水乡。在这样的对比中,诗人传达出一种既有情感又富有哲理的深刻意境。
接下来的“夜吹送悠扬”,描绘了夜晚中飘荡的乐声,这种悠然自得的状态让人联想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感悟。最后一句“高楼月方迥”,将月亮与高楼结合,营造出一种高远的空间感和孤独感,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言简意赅,但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与感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音乐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不同生活场景的思考,揭示了生活的多样性和内心的孤独感,鼓励人们去感受和体悟生活中的美好与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与什么有关?
“既殊出塞声”中的“殊”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高楼”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梅尧臣的《风笛》相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通过月亮传达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侧重于情感的直接表达和个人内心的孤独。两者在意象上的运用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上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