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6:00
《折柳篇》
作者:许景先 〔唐代〕
春色东来度渭桥,青门垂柳百千条。
长杨西连建章路,汉家林苑纷无数。
萦花始遍合欢枝,游丝半罥相思树。
春楼初日照南隅,柔条垂绿扫金铺。
宝钗新梳倭堕髻,锦带交垂连理襦。
自怜柳塞淹戎幕,银烛长啼愁梦著。
芳树朝催玉管新,春风夜染罗衣薄。
城头杨柳已如丝,今年花落去年时。
折芳远寄相思曲,为惜容华难再持。
春天的气息从渭河桥上飘来,青门旁的柳树垂下千条枝条。
长长的杨柳向西延伸到建章宫的道路,汉朝的林苑繁茂无比。
花儿开始缠绕着合欢树,游丝轻轻缠绕着相思树。
春楼初升的阳光照亮了南边的小角落,柔嫩的柳条垂绿扫过金色的地面。
宝钗新梳的发髻倭垂,锦带交错垂下,映衬着连理的襦裙。
我自怜柳树遮挡了戎幕,银烛长明,愁绪似梦般萦绕。
芳树在早晨催促着新玉管的演奏,春风夜里染上了轻薄的罗衣。
城头的杨柳已如丝般细腻,今年的花落正是去年时。
折下芳草寄托相思的曲调,惜惜那美好的容华难以再持。
作者介绍:
许景先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致的细腻观察与感悟,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折柳篇》创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离别与思念的感慨。柳树作为离别的象征,赋予了诗歌更深的情感内涵。
《折柳篇》以春天的柳树为引子,展现了春色的生机与美丽,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幅动人的春景画面。首联“春色东来度渭桥,青门垂柳百千条”,以春天的气息为开篇,渭河的桥上柳条轻垂,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到来。诗中“长杨西连建章路,汉家林苑纷无数”则将视线引向历史,汉朝的林苑与春景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历史与自然交融的美感。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通过“萦花始遍合欢枝,游丝半罥相思树”,描绘了爱情与思念的主题,合欢树与相思树的意象交织,暗示着人间的情感纷扰。在细腻的描写中,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珍惜,“折芳远寄相思曲,为惜容华难再持”,将离别与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十分丰富,结合了春天的生机与人间的情感,展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思念,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柳树、花朵等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刻,是对生命中短暂美好的感悟与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门”是指什么?
“游丝半罥相思树”中的“游丝”指的是什么?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