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安福刘虞卿敏斋

《题安福刘虞卿敏斋》

时间: 2025-05-10 04:25:43

诗句

君不见杜家阿宜开雪窗,日读十纸月一箱。

君不见崔家阿立染霜免,暮作千诗朝百赋。

读书台北卯金刀,斋前不种李与桃。

满阶只种书带草,黄金非宝书为宝。

郎君玉树临风前,咀嚼青竹夜不眠。

何须多羡崔与杜,诸郎努力青云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25:43

原文展示

题安福刘虞卿敏斋
——杨万里

君不见杜家阿宜开雪窗,
日读十纸月一箱。
君不见崔家阿立染霜免,
暮作千诗朝百赋。
读书台北卯金刀,
斋前不种李与桃。
满阶只种书带草,
黄金非宝书为宝。
郎君玉树临风前,
咀嚼青竹夜不眠。
何须多羡崔与杜,
诸郎努力青云路。

白话文翻译

你没有看到杜家阿宜在雪窗前,
每天读十张纸,每月一箱书。
你没有看到崔家阿立在霜晨下,
晚上写千首诗,早上作百首赋。
读书台北的书画如同金刀,
书斋前不种李子与桃子。
满阶只种书带草,
黄金不是宝,书才是宝。
郎君如玉树临风而立,
咀嚼青竹夜不能眠。
何必羡慕崔与杜,
你们努力拼搏才能登上青云之路。

注释

  • 阿宜:杜甫的好友,诗中的人物。
  • 阿立:崔涂的别名,诗中的人物。
  • 卯金刀:古代一种文具,书写工具。
  • 书带草:书带草是一种植物,象征书籍。
  • 青云路:比喻高升的道路,追求理想和成功的途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杰出诗人之一,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点滴,表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南宋时期,杨万里通过描绘杜、崔两位文人的勤奋读书与诗作,表达了对知识和文化的崇尚,强调书籍的价值和读书的重要性,同时也劝诫青年人要努力进取,追求理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杜家和崔家两位文人的形象作为对比,揭示了勤奋读书的重要性。开篇以“君不见”的提问,引导读者关注杜家阿宜和崔家阿立的读书情景,表现出他们在严寒与霜晨中依然坚守文学创作。接着,诗人用“读书台北卯金刀”强调书籍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暗示知识的力量。

杨万里在诗中提到“黄金非宝书为宝”,生动地阐述了书籍的珍贵,书籍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途径。后半部分提到“郎君玉树临风前”,表现了青年人的青春活力与朝气,诗人期待他们能够在青云路上努力拼搏,成就自己的事业。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前辈文人的敬仰,也有对后辈的激励,流露出诗人对文化的尊重与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君不见杜家阿宜开雪窗:提醒读者注意杜家的一位朋友在冬天的窗前读书。
  2. 日读十纸月一箱:形象地显示出他每日读书的勤奋。
  3. 君不见崔家阿立染霜免:引入崔家的人物,表现他在霜冷的早晨写作的情景。
  4. 暮作千诗朝百赋:强调他在夜晚创作的高产量,突出勤奋。
  5. 读书台北卯金刀:表现书籍的重要性,如同珍贵的工具。
  6. 斋前不种李与桃:暗示诗人不追求物质享受,而是专注于书籍的种植。
  7. 满阶只种书带草:书带草的生长象征着书籍的丰盈。
  8. 黄金非宝书为宝:强调书籍的真正价值。
  9. 郎君玉树临风前:描绘年轻人如同玉树般挺拔。
  10. 咀嚼青竹夜不眠:表现年轻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11. 何须多羡崔与杜:劝告年轻人不必羡慕他人。
  12. 诸郎努力青云路:鼓励年轻人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日读十纸月一箱”,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书籍比作珍宝,突显其价值。
  • 排比:多次使用“君不见”加强语气,突出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两位文人的勤奋与成就,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和珍贵,鼓励年轻人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与目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窗:象征清冷与孤独的读书环境。
  • 金刀:象征书籍的力量与价值。
  • 李与桃:象征世俗的享乐与追求,诗人选择放弃。
  • 青竹:象征知识的清新与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哪两位文人? A. 杜甫与李白
    B. 杜家阿宜与崔家阿立
    C. 王维与白居易
    答案:B

  2. 诗中“黄金非宝书为宝”主要表达了什么? A. 书籍的重要性
    B. 黄金的价值
    C. 物质享受的必要性
    答案:A

  3. 诗中“郎君玉树临风前”是对谁的描绘? A. 杜家
    B. 崔家
    C. 青年人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醉翁亭记》——欧阳修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杜甫《春望》与杨万里《题安福刘虞卿敏斋》:两者都表现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但杜甫更多表达的是对国家动荡的忧虑,而杨万里则通过对读书人的描写,传达出对知识与文化的尊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 其二 寄怀雪兰、蕊渊、林风、畹兰诸秭妹 临江仙·幻化有人权积聚 临江仙 临江仙·用天从韵兼寄 临江仙 贺州刘帅忠家隔帘听琵琶 临江仙 临江仙 午日 临江仙十四首 其十四 临江仙 得悉家人十九病疟,作买骨语代书 临江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鬯字旁的字 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田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边鱼 五典 烧银 染神乱志 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飠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凿凿言之 香车宝马 舟字旁的字 玉树盈阶 道长争短 包含求的词语有哪些 鬼屋 襧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