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5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0:40
积雪偏工霁后凝,不妨冷极不妨清。
静闻檐滴元无雨,倒挂冰牙未怕晴。
独往独来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
圃中散策饶君强,敢犯霜风上古城。
积雪在雨后凝结得特别好,冷得极致也并不妨碍它的清新。
静静地听,檐下滴水,竟然没有一丝雨声;挂着的冰柱在阳光下毫不畏惧。
独自往返于这银白的世界,一步一声如玉沙的轻响。
在园中漫步,愿你也能享受这美好,敢于挑战霜风去游览古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晚号青溪,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并在诗歌中注重自然风光的描绘和人文情怀的表达。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冬季雨后,诗人漫步于园中,感受积雪与清新空气的氛围,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雪后晴天的清新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传达了冬季的宁静与纯净。开头两句中,“积雪偏工霁后凝”以细腻的笔调表现雪后的美丽,给人以清新之感。接下来的“静闻檐滴元无雨”则通过静谧的环境渲染出一种内心的宁静,暗示诗人远离尘嚣,享受自然的静谧。
“独往独来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通过声音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走在雪地上的轻快与愉悦。最后两句,诗人以“圃中散策饶君强”表达对友人的祝愿,鼓励他们也能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展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雪后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清明与高洁,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通过描绘雪后的美景,诗人表达了对静谧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共享这份美好的愿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积雪”是在哪种天气后形成的?
“静闻檐滴元无雨”中的“静”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人鼓励谁在“圃中散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