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1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16:04
昭亭万仞山,古庙半山间。
赛雨使君去,钓潭渔父闲。
蕨肥岩向日,竹暗垅连关。
北望高楼上,南飞鸟自还。
这首诗描绘了宣州的自然景色与人们的生活。高耸的昭亭山耸立在眼前,古老的庙宇隐匿在半山腰。刚刚告别的使君在雨中离去,钓鱼的人却悠闲自得地在潭边垂钓。岩石上的蕨菜在阳光下生长得茂盛,竹林在山垄上显得幽暗而连绵。向北望去,高楼耸立,向南飞的鸟儿又纷纷归来。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白云,晚号谷城,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形象生动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色以及人们的田园生活。梅尧臣在诗歌创作上受到李白、杜甫等人的影响,同时也对后来的诗人如陆游、杨万里等产生了影响。
《宣州杂诗二十首》是梅尧臣在宣州任职期间创作的诗作之一,反映了他在职务之余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与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以及对人们闲适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田园诗歌的追求。
这首诗以景入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闲适。开头两句“昭亭万仞山,古庙半山间”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处,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赞美与崇敬。接下来的“赛雨使君去,钓潭渔父闲”则描绘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画面,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和悠然自得。诗中“蕨肥岩向日,竹暗垅连关”继续通过自然景象突出诗中蕴含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最后两句“北望高楼上,南飞鸟自还”则带有一种时空的流转感,表现了人们在都市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给人以思考与启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梅尧臣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清新自然的审美情趣,令人感受到一份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宁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诗中通过对比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展现了人与自然共生的美好画面。
选择题:诗中描绘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北望高楼上,南飞鸟自还”表达了对(__)的思考。
判断题:诗中渔父的形象象征着人们的忙碌与追求。 (对/错)
梅尧臣《宣州杂诗二十首》与王维《鹿柴》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梅诗强调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宁静。两者都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但侧重点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