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0:24
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纸砚
作者:梅尧臣
文房四宝出二郡,
迩来赏爱君与予。
予传澄心古纸样,
君使制之精意余。
自兹重咏南堂纸,
将今世人知首尾。
又得水底碧玉腴,
溪匠畏持如抱虺。
拜贶双珍不可辞,
年衰只怕歔歈鬼。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出自两个地区,最近你我都很欣赏。
我传递的是古纸的澄净样式,你则借此制作出精致的作品。
从此我再吟咏南堂的纸,将使今世的人都知道它的前因后果。
又得到了水底的碧玉般的细腻,溪水匠人怕是像抱着蛇一样小心翼翼。
拜赠这两样珍品是无法拒绝的,年纪渐长只怕会遭遇悲伤的鬼魂。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香涛,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以生活中的细微事物为题材,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梅尧臣旅途中,正值九月,诗人借助“舟”这一意象,表达对文房四宝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情谊,同时也反映了文人之间的交流与欣赏。
梅尧臣的《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纸砚》是一首充满文人情怀的诗。诗中开篇提到“文房四宝”,就显露出诗人对书写、创作的热爱。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通过对古纸样的回忆和对精致制品的赞美,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工艺美术的崇敬。诗中提到的“南堂纸”和“水底碧玉腴”,不仅描绘了纸张和砚台的美好,更象征着诗人对艺术追求的执着和向往。最后,诗人以“年衰只怕歔歈鬼”收尾,既是对老年生活的感叹,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思,给人以启迪和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文房四宝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文房四宝包括哪几样东西?
“南堂纸”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水底碧玉腴”形容的是哪个物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