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3:16
送令狐宪周度支知秀州
梅尧臣
鬓丝不是吴蚕吐,未到吴中已成缕。
清肠无茧自能生,穷愁便织连今古。
论兵说剑三十秋,乃知功名难强取。
往往横遭年少轻,好在驱车海边去。
海边郡民迎太守,黍作壶浆牛作脯。
剩持盐豉煮紫莼,卵色椀宽光欲舞。
试寻陆机旧时迹,画舟乌榜穿平浦。
秋草宅荒闻杜鹃,应暂徘徊解腰组。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令狐宪即将前往秀州任职的送别之情。开头提到鬓发如同吴蚕吐出的丝线,说明作者的心情已然愁苦。接着提到自己并没有经历过人生的缠绕,反而因为生活的苦恼让自己更加明白历史的沉浮。作者回顾三十年来的战事,感慨功名并非易事,常常因为年轻而轻率行事。随后,描绘了海边的美好景象,提到郡民热情迎接新任太守,盛情款待。最后提到追寻陆机的踪迹,感慨时光流逝,听到杜鹃的啼鸣,更显得心中惆怅。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闻道,南宋诗人,擅长五言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生活琐事入诗,表现对社会现实的关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梅尧臣为令狐宪送行之际,表露了对友人的关心及对即将前往的地方的向往和对过往的反思。
《送令狐宪周度支知秀州》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诗,诗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感悟,展现了梅尧臣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的思索。全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示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盼。
开头的“鬓丝不是吴蚕吐”,通过形象的比喻,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感。紧接着,作者通过“清肠无茧”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思考。接下来的“论兵说剑三十秋”,则是对自己过往经历的总结,感叹功名的得失,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无奈与反思。
在描绘秀州的美好时光时,诗人又转向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表现了希望和乐观的一面。最后通过追寻陆机的踪迹,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旧时光的怀念,使整首诗在送别之情中透出了一丝哲思,彰显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的感慨。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梅尧臣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吴蚕”象征什么?
作者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历史的敬仰?
诗中描绘的海边场景代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