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踏莎行·金鼎休翻

《踏莎行·金鼎休翻》

时间: 2025-04-30 18:06:57

诗句

金鼎休翻,玉壶休倒。

为伊弹彻求凰操。

歌台舞榭没长情,不如相伴文园老。

荆里钗宜,布边裙好。

有缘封国还他到。

端能一意谢红尘。

归来便带宜男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6:57

原文展示:

金鼎休翻,玉壶休倒。
为伊弹彻求凰操。
歌台舞榭没长情,
不如相伴文园老。
荆里钗宜,布边裙好。
有缘封国还他到。
端能一意谢红尘,
归来便带宜男草。

白话文翻译:

金鼎不要再翻动,玉壶也不必再倾倒。
为了她我弹奏《求凰》这首曲子。
歌舞台上、舞榭中没有长久的情感,
不如在文园里相伴到老。
荆条做的钗子好,边布做的裙子也好。
有缘的话,封国的美好生活还会再来到。
我只想一心一意地告别红尘,
归来时带上宜男草。

注释:

  • 金鼎:古代盛酒的器具,象征奢华的生活。
  • 玉壶:指美酒,象征美好的生活。
  • 求凰操:古曲名,传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 歌台舞榭:指歌舞的场所,象征浮华的生活。
  • 文园:指书香之地,象征清雅的生活。
  • 荆里钗:用荆条制作的钗子,象征朴素的美。
  • 宜男草:一种草,象征美丽的风景和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此诗作者不详,属于宋代的流派,宋代诗歌以细腻、婉约著称,常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这首词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的追求,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简朴,尤其是在繁华的歌舞场所中,诗人更渴望与爱人相伴到老的平淡生活。

诗歌鉴赏:

《踏莎行·金鼎休翻》是一首通过对比展现内心情感的词作。开头以“金鼎”和“玉壶”作为奢华生活的象征,暗示了对浮华生活的反思。诗人在歌舞之地感受到的只是短暂的快乐,随着时间流逝,长久的情感依旧是相伴到老的温暖。诗人表达了对爱与长情的渴望,强调清雅的文园生活更能满足内心的安宁与幸福。

接下来的“荆里钗宜,布边裙好”则是对简朴生活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显示出诗人向往的生活境界。最后两句“端能一意谢红尘,归来便带宜男草”则是对浮华世界的告别,表达了诗人对红尘俗事的厌倦与向往归隐的心情,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鼎休翻,玉壶休倒:不再追求奢华的生活。
  2. 为伊弹彻求凰操:为爱人弹奏古曲,表达深情。
  3. 歌台舞榭没长情:歌舞场所没有长久的感情。
  4. 不如相伴文园老:不如在文园中陪伴到老。
  5. 荆里钗宜,布边裙好:赞美朴素之美。
  6. 有缘封国还他到:有缘则生活会美好。
  7. 端能一意谢红尘:想要一心告别世俗。
  8. 归来便带宜男草:归来时带上美好生活的象征。

修辞手法

  • 对比:奢华与简朴、短暂与长久的对比。
  • 象征:金鼎、玉壶象征浮华,荆里钗、宜男草象征美好生活。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浮华生活的反思与对平淡长情的向往,强调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安宁。

意象分析:

  • 金鼎:象征奢华与繁华。
  • 玉壶:象征美好与享乐。
  • 文园:象征清雅与高尚的生活。
  • 荆里钗:象征质朴与真情。
  • 宜男草:象征美好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鼎”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奢华
    C. 简朴

  2. 诗人愿意告别什么? A. 朋友
    B. 红尘
    C. 家乡

  3. “不如相伴文园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浮华生活的向往
    B. 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C. 对孤独的接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可以将《踏莎行·金鼎休翻》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女性对爱情与生活的感慨,但李清照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而此词则更注重对长久情感的渴望与追求,显示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送建州徐生 送禅师往妙香寺元住云溪 蔬饭 书事呈元声如愚起莘三兄 书僧房 书空对月 书栟榈院壁 十一月十九日与仲猷大年绰中美中饮於南台 诗约范直夫游万叶寺观瀑泉 剩溪别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忘形之契 粉骨糜躯 白帢青衫 齊字旁的字 筑台 齒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包含崄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蟾的词语有哪些 嘉乐 臬使 南面百城 雪盲 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深入骨髓 大风大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