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踏莎行 暮春

《踏莎行 暮春》

时间: 2025-05-07 15:50:51

诗句

蝶粉犹酣,莺声渐老。

碧云望断鱼书杳。

连宵有梦踏莎行,柔魂绿遍池塘草。

伫月林深,题钩石巧。

堕红糁径无人扫。

归来倦倚茜纱窗,博山香炉馀烟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0:51

原文展示:

蝶粉犹酣,莺声渐老。
碧云望断鱼书杳。
连宵有梦踏莎行,
柔魂绿遍池塘草。
伫月林深,题钩石巧。
堕红糁径无人扫。
归来倦倚茜纱窗,
博山香炉馀烟袅。

白话文翻译:

在春末的时节,蝴蝶的粉色翅膀还在酣醉中飞舞,黄莺的歌声却渐渐显得苍老。
碧蓝的天空中,渔夫的书信已望断,杳无音信。
整夜的梦境中,我在草地上踏行,柔和的灵魂遍布池塘和草丛。
我伫立在深林中,月光下的钩石显得格外精巧。
落红满地的小径无人打扫。
我归来倦倚在茜色纱窗旁,博山香炉里余烟袅袅升起。

注释:

字词注释:

  • 蝶粉:指蝴蝶的翅膀,形容娇嫩美丽。
  • 莺声:指黄莺的鸣叫声。
  • 碧云:青翠的云彩,形容天空的颜色。
  • 鱼书:古人用鱼作为信使,指渔人的书信。
  • 踏莎行:踏上莎草行走,意指在草地上漫步。
  • 柔魂:柔和的灵魂,形容诗人柔情似水的情感。
  • 茜纱窗:用茜草染成的纱窗,形容窗户的颜色。
  • 博山香炉:一种香炉,通常用于熏香,具有古典美感。

典故解析:

  • “鱼书”典故源自古代渔夫用鱼作为信使,表达思念之情。
  • “踏莎行”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踏青和春游的乐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绶(约1620-约1700),字子翁,号澄江,清代诗人,兼擅词曲,风格婉约,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踏莎行 暮春》是袁绶在春末时节感怀的作品,表现出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惋惜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末的景象与个人的情感交融。

诗歌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春末的景象,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诗的开头以“蝶粉犹酣,莺声渐老”引入,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但随之而来的“莺声渐老”则暗示了春天的逝去,流露出一丝惆怅。接着,诗人通过“碧云望断鱼书杳”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仿佛在诉说着在这春天的最后时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脆弱与遥远。

“连宵有梦踏莎行,柔魂绿遍池塘草”则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梦幻般的美丽,诗人在春夜的梦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灵魂仿佛遍布在绿意盎然的池塘与草地上。这种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渴望。

后面的描写中,诗人“伫月林深,题钩石巧”,在月下静静伫立,感受自然的灵动与美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最后的“归来倦倚茜纱窗,博山香炉馀烟袅”则呈现出一种归来的疲惫与安宁,余烟袅袅升起,仿佛在暗示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体现了清代诗歌的婉约之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蝶粉犹酣,莺声渐老:春天的美丽依旧,但鸟鸣声渐显衰老,暗示春天即将结束。
  2. 碧云望断鱼书杳:蓝天之下,渔夫的信件已经望断,表达了思念的无奈。
  3. 连宵有梦踏莎行:夜晚的梦中漫步在莎草上,梦境与现实交融。
  4. 柔魂绿遍池塘草:柔和的灵魂遍布在绿草与池塘之中,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
  5. 伫月林深,题钩石巧:在夜月下静立于深林中,欣赏自然之美。
  6. 堕红糁径无人扫:落花满地的小径无人打理,感叹美好的事物易逝。
  7. 归来倦倚茜纱窗:回到家中倦怠地倚靠在茜色窗边,表达归属感。
  8. 博山香炉馀烟袅:香炉中余烟缭绕,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与追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蝶与莺的意象比作春天的生机与流逝。
  • 拟人:通过“莺声渐老”赋予声音以生命,表现春天的衰退。
  • 对仗:如“蝶粉犹酣,莺声渐老”,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末为背景,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蕴含着对生命的思索与对大自然的热爱,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柔情与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蝶粉: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短暂。
  • 莺声: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欢乐。
  • 碧云:象征着自然的辽阔与自由。
  • 柔魂: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柔情与期待。
  • 博山香炉: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与对过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蝶粉犹酣”的意思是什么? A. 蝴蝶飞舞
    B. 蝴蝶的翅膀还在酣醉中
    C. 蝴蝶已经老去
    答案:B

  2. “莺声渐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黄莺的喜爱
    B. 对春天流逝的惋惜
    C. 对秋天的期待
    答案:B

  3. “归来倦倚茜纱窗”中的“倦”字表示什么? A. 高兴
    B. 疲惫
    C. 渴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李清照的《如梦令》,展现春天的柔情与怀念。

诗词对比: 袁绶的《踏莎行 暮春》与李白的《将进酒》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袁绶偏向细腻的抒情,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与壮志。两者都对自然有深刻的感受,但情感基调各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包含袁绶及其他清代诗人的作品。
  • 《古典诗词鉴赏》:详细解析古典诗词的技巧与风格。

相关查询

咏史五首其三·夏后氏 鹦鹉 应製赏花钓鱼 忆杭州西湖 移丹阳郡先游茅山作 依韵和襄阳王源叔龙图见寄 依韵和魏介之同游玉仙坛 依韵和同年朱兵部王宾客交赠之什 依韵和提刑张太博寄梅 依韵和提刑太博嘉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脊茅 包含骑的成语 铜唇铁舌 包含措的词语有哪些 婀娜妩媚 熊罴叶梦 包含睃的词语有哪些 香字旁的字 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竹蓐 单耳刀的字 崩褫 缃荷 三点水的字 太开头的成语 眼影 心字底的字 安邦治国 又字旁的字 旌旗卷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