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7:34
踏莎行
作者:顾随
天气难凭,天心难问。
清明始有花开信。
才能几日不春阴,
狂风又是沙成阵。
芳草初青,柳枝还嫩。
为花莫抱飘零恨。
长杨穗似不成花,
看他也被风吹尽。
这天气难以捉摸,内心的感受也难以询问。
清明时节刚刚有了花开的消息。
才过几天,春天又被阴云笼罩,
狂风又将沙土掀起成阵。
芳草刚刚变得青翠,柳枝还很嫩。
对花儿不要怀有飘零的遗恨。
长长的杨树穗子似乎不成花,
看着它们也被风吹得消散殆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清明”不仅指节气,也暗示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同时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短暂美好的感慨。古代文人常以花草寓意人生的浮沉,表达对生命无常的哲思。
作者介绍:
顾随(1889-1949),字文渊,江苏无锡人,近代著名诗人、学者。其诗词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常引发人们的共鸣。
创作背景:
《踏莎行》创作于清明时节,正值春光明媚,却又不乏风雨交加的气候,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对春天的感慨与对生命短暂的思索。
《踏莎行》以清明时节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短暂。开篇对天气的无常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困惑,接着引入了春花的盛开,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然而,随之而来的狂风与阴云则让这种美好瞬间被打破,生动地再现了春天的脆弱与无常。后半部分通过对芳草与柳枝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初春的希望与生命的蓬勃,同时也表达了对花的惋惜与不舍。整首诗在自然景象的描绘中,融入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反映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自然规律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顾随
c) 白居易
诗中“春阴”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阳光
b) 春天的阴天
c) 春天的雨水
诗中提到的“清明”节气,意味着什么?
a) 冬天的结束
b) 春天的开始
c) 夏天的到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