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踏莎行 其三 送春

《踏莎行 其三 送春》

时间: 2025-05-04 00:07:45

诗句

暖入晴窗,帘垂朱户。

阑珊花事今如许。

长天嘹呖两三声,闲愁不共征鸿度。

暗换薰风,忙催柳絮。

五陵衣马芳原暮。

画楼人倚绿肥时,落红晓捲残春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7:45

原文展示

《踏莎行 其三 送春》
暖入晴窗,帘垂朱户。
阑珊花事今如许。
长天嘹呖两三声,
闲愁不共征鸿度。
暗换薰风,忙催柳絮。
五陵衣马芳原暮。
画楼人倚绿肥时,
落红晓捲残春去。

白话文翻译

春暖的阳光洒进了明亮的窗户,窗帘轻垂在红色的门上。如今花事凋零,正如眼前的景象。长空中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惹来无尽的闲愁,与那远行的鸿雁无缘。暗暗地换上了薰风,催促着柳絮纷飞。五陵的贵族马匹在芳草萋萋的原野上归去。画楼的女子倚在窗前,正是绿意盎然的时节,只见落红在晨曦中卷去,残春悄然离去。

注释

  • 暖入晴窗:温暖的阳光照射进明亮的窗户。
  • 帘垂朱户:窗帘低垂在红色的门上。
  • 阑珊花事:花朵凋谢的景象。
  • 长天嘹呖:天空中偶尔传来的鸟鸣声。
  • 闲愁:无所事事的愁苦。
  • 征鸿:远行的大雁。
  • 薰风:温暖的风。
  • 五陵衣马:指的是五陵地区的贵族和他们的马匹。
  • 画楼人:指在楼阁中的女子。
  • 落红:指凋落的花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清标(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词作闻名,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踏莎行 其三 送春》是梁清标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春天的留恋。作品诞生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景,寄托内心的忧愁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踏莎行 其三 送春》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和淡淡愁思的词作。开头几句通过“暖入晴窗,帘垂朱户”描绘出一幅温暖而宁静的春日画面,窗外的阳光照耀着室内,仿佛让人感受到春的气息。接下来的“阑珊花事今如许”则点明了春天的花事即将结束,表达了诗人对花谢春去的惋惜。

词中对景物的描写细腻入微,既有对长天鸟鸣的描绘,又有对闲愁的感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远行的雁群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对离别的忧伤。

接下来的“暗换薰风,忙催柳絮”进一步深化了春天的意象,薰风轻柔,柳絮纷飞,象征着春的温暖与生机,但同时也隐含着一种无奈,春天终究要离去。在“画楼人倚绿肥时”中,诗人通过对女子的描绘,增添了人情味,画楼中的女子成为了春天的象征,然而“落红晓捲残春去”则又将这一切美好化为泡影,落红的花瓣如同流逝的时光,点滴入心,令人心生惆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交融,既有对春天的热爱,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暖入晴窗:描绘春日阳光温暖地洒入窗内,给人以温馨的感觉。
  2. 帘垂朱户:窗帘低垂,与红色的门形成鲜明的对比,增添了春日的温馨感。
  3. 阑珊花事今如许:花事已逝,表达了对春天花开的怀念与惋惜。
  4. 长天嘹呖两三声:天空中偶尔传来的鸟鸣声,增添了春天的生机。
  5. 闲愁不共征鸿度:指诗人内心的忧愁无处诉说,与远行的鸿雁无缘。
  6. 暗换薰风:暗暗地迎来了春风,象征着新的季节的到来。
  7. 忙催柳絮:柳絮纷飞,象征着春天的结束。
  8. 五陵衣马芳原暮:五陵的贵族马匹在芳草萋萋的原野上归去,暗示着春天的落幕。
  9. 画楼人倚绿肥时:女子倚在窗前,正是春意盎然的时节。
  10. 落红晓捲残春去:落红随晨风卷走,象征着春天的结束与消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结合,营造出一种春日的氛围。
  • 拟人:通过“闲愁不共征鸿度”等表达情感,使愁思具象化。
  • 对仗:如“阑珊花事今如许”和“落红晓捲残春去”,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交织,表现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在美好时光过后,内心的惆怅和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春天: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2. 花朵:代表美好与短暂,暗示春天的易逝。
  3. 鸟鸣:象征生机与自由,亦暗示着诗人的孤独。
  4. 柳絮:象征轻盈与无常,表达春天的流逝。
  5. 落红:代表着美好事物的结束,带有惆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朱户”指的是什么?

    • A. 红色的门
    • B. 绿色的窗
    • C. 蓝色的户
    • D. 白色的墙
  2. “闲愁不共征鸿度”中“闲愁”的意思是?

    • A. 快乐
    • B. 无所事事的忧愁
    • C. 忙碌的心情
    • D. 激动的情绪
  3. 诗中“落红晓捲残春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愤怒
    • C. 惆怅与对春天的怀念
    • D. 兴奋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关注秋天的凋零,与春天的生机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季节中诗人情感的变化。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代诗词的对比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 聚星堂雪 金陵三迁有感 登新平楼 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 新秋夜寄诸弟 平陵东 战城南 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野声 禁销得 玉液金浆 班女扇 包含吃的词语有哪些 首字旁的字 不念旧恶 两点水的字 不分上下 阴刻乐祸 馬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嫣然而笑 走字旁的字 文奸济恶 张皇铺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