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1:09
西江月(忆仙)
曾与回翁把手,自宜老子如龙。
怀胎不敢问春冬。等待鞭鸾笞凤。
昨夜又迟黄石,今朝重叩鸿濛。
碧桃花下醉相逢,说尽鹏游蝶梦。
我曾与回翁携手,理应像龙一样自在。
我怀着孕育的期待,不敢询问春夏秋冬的变迁。
在等待中,听到神鸟的召唤。
昨夜在黄石处稍显迟疑,今早又在鸿濛的门前敲响。
在碧桃花下醉酒相逢,畅谈鹏鸟的游历与蝶梦的美好。
刘辰翁,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常融合道教思想。
《西江月(忆仙)》创作于一个静谧的时刻,诗人追忆与智者的相遇,表达对理想人生的向往和对过往的怀念,反映了他对道教哲理的热爱。
这首《西江月(忆仙)》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开篇以“曾与回翁把手”引入,立刻勾起读者对那段时光的好奇,诗人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比作“老子如龙”,表现了对自由、超然境界的向往。接下来的“怀胎不敢问春冬”则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暗示着即使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也难免对时间和变化的迷惘。
“等待鞭鸾笞凤”一句,蕴含了对神秘力量的渴望和期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肯定与信仰。接下来的“昨夜又迟黄石”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对智慧的追求,暗示着在追寻真理的路上,时常会遇到挑战与犹豫。
最后两句“碧桃花下醉相逢”,则是整首诗的高潮,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这里的“醉”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陶醉,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理想与智慧的旅途,表达了对自由、理想生活的渴望,以及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回翁”象征什么?
“怀胎不敢问春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碧桃花下醉相逢”中的“醉”有何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