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夏景 其一 衣冷欲装绵

《夏景 其一 衣冷欲装绵》

时间: 2025-07-27 22:50:55

诗句

老厌人间热,单衣就冷泉。

不知清到骨,故欲转装绵。

萝月满襟雪,松风半臂仙。

顿疏桃竹莹,拟就柳花眠。

倚倦思燕玉,全生愿蜀毡。

温汤无去路,搔首听潺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50:55

原文展示

《夏景 其一》
作者:刘辰翁〔宋代〕
衣冷欲装绵
老厌人间热,单衣就冷泉。
不知清到骨,故欲转装绵。
萝月满襟雪,松风半臂仙。
顿疏桃竹莹,拟就柳花眠。
倚倦思燕玉,全生愿蜀毡。
温汤无去路,搔首听潺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夏季炎热的厌倦和对清凉环境的渴望。
诗人感到天气炎热,单薄的衣服让他感到寒冷,如同在冷泉中。
他不知道这种凉意已经深入骨髓,因此想要换上绵衣。
在月光下,衣襟如雪,松风轻拂像神仙一般。
桃竹的清香渐渐隐去,正打算在柳花下小憩。
倚靠着疲倦的身躯,思念着燕子和美玉,心中全是对蜀地毡子的向往。
但温泉的路途却遥不可及,只能抚首静听潺潺流水声。

注释

  • 老厌:年老的人厌倦;这里指诗人对炎热的厌倦。
  • 单衣:轻薄的衣服。
  • 转装绵:想要换上厚重的绵衣。
  • 萝月:指月光照在萝卜上,形容月色清冷。
  • 松风:松树间吹来的风,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 倚倦:倚靠着疲倦,表现出诗人对清凉环境的渴望。
  • 蜀毡:蜀地的毡子,暗含对蜀地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辰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夏季,正值炎热,诗人感受到季节的影响,写下了这首关于夏天的诗,表达了对清凉环境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夏景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天的炎热与诗人内心的清凉期盼。诗中“老厌人间热”一句,直接道出诗人对炎热的厌倦,突显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接下来的“单衣就冷泉”,则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诗人身体上的寒冷与心灵对凉爽的渴望。

诗的意象丰富,月光、松风、桃竹、柳花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清凉的夏日画卷。诗人通过“倚倦思燕玉”表达了他内心的疲倦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给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思乡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情感体验,体现了古代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老厌人间热”:表达诗人对炎热的厌倦。
    2. “单衣就冷泉”:用冷泉比喻炎热的夏天,表现诗人身体的寒冷。
    3. “不知清到骨”:表达凉意的深刻,说明炎热给人带来的极大不适。
    4. “故欲转装绵”:渴望换上轻松舒适的衣物。
    5. “萝月满襟雪”:月光如雪般洁白,描绘出清凉的意境。
    6. “松风半臂仙”:松风轻拂,像神仙一般,给人一种超脱的感觉。
    7. “顿疏桃竹莹”:桃竹的清香渐渐淡去,衬托出环境的宁静。
    8. “拟就柳花眠”:想在柳花下小憩,表达对安宁的向往。
    9. “倚倦思燕玉”:倚靠着疲倦,思念着燕子与美玉,暗含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0. “全生愿蜀毡”:对蜀地的向往,表现出对温暖生活的渴望。
    11. “温汤无去路”:指热水无去路,暗示诗人对凉爽的追求无望。
    12. “搔首听潺湲”:以流水声安慰自己,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思索。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单衣就冷泉”,用冷泉比喻炎热的夏天。
    • 拟人:松风“半臂仙”,赋予风以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如“倚倦思燕玉,全生愿蜀毡”,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夏季炎热的厌倦与渴望清凉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意象分析

  • 衣冷:象征身体的脆弱与对凉意的渴望。
  • 萝月:暗示清凉的夏夜,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 松风:象征自然的清新,表现诗人内心的宁静。
  • 桃竹:代表繁华与生机,反映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蜀毡:象征温暖与舒适,寓意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夏季的感觉是? a) 喜欢
    b) 厌倦
    c) 无所谓
    答案:b) 厌倦

  2. “萝月满襟雪”中“萝月”指的是什么? a) 清凉的月光
    b) 热闹的夜晚
    c) 朦胧的云彩
    答案:a) 清凉的月光

  3. 诗中提到的“蜀毡”象征着什么? a) 炎热
    b) 舒适的生活
    c) 忧伤
    答案:b) 舒适的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夏景 其一》与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刘辰翁更侧重于夏天的炎热与清凉的渴望,而王维则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沉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解析与创作指南》

相关查询

闻景仁迁居计昌为诗寄之 和群贶幕秋四日登陆石寺阁泛洛舟·右泛舟 丁尚书挽词二首 其一 和促通追赋陪资政侍郎吴公临虚亭燕集寄呈陕 早春寄景仁 三月二十五日安之以诗二绝见招作真率会光以 和张文裕安寒十首 和潞公招尧夫不至 送二同年使北 吕济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歺字旁的字 还乡昼锦 采字旁的字 夸强说会 恬淡寡欲 临顾 竖心旁的字 糸字旁的字 秩进 瘠瘵 包含得的词语有哪些 鱼字旁的字 当世取舍 杨択 好语似珠 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史汉 避开头的成语 包含粗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