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1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15:33
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
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宁静的溪边居所:小路俯视着清澈的溪水,茅草屋檐下古老的树木与之相映成趣。尘世的喧嚣无法抵达这里,偶尔听到水禽的啼鸣,增添了几分生机。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红尘”一词广泛运用于古代诗词中,象征着世俗的烦恼与浮华,表明诗人向往隐居生活的态度。
裴度(约公元770年-约公元830年),字子明,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等职。其诗风清新自然,常描绘山水田园生活,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纷争的时期,裴度选择隐居,借此诗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红尘的逃避。
《溪居》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田园诗,通篇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诗的开头“门径俯清溪”,通过“俯”字,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诗人正站在门前,俯视着溪水潺潺流过,生动地展现了居住环境的优美。
“茅檐古木齐”则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茅草屋檐与古木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田园图景。此处不仅是居住场所,更是诗人内心宁静的象征。
“红尘飘不到”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淡然与超然,显示出他对喧嚣世界的排斥与向往宁静生活的渴望。而“时有水禽啼”则为这幅宁静的画面增添了生动的气息,水禽的鸣叫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和。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清晰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让人感受到一种脱离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红尘的逃避,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诗中“红尘”指代什么?
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怎样的?
王维《鹿柴》与《溪居》都有着相似的田园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王维的诗更侧重于描绘山水的静谧,而裴度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