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玉梁施道士

《寄玉梁施道士》

时间: 2025-05-01 04:45:10

诗句

子云遗构住丹房,天鼓时闻数叩霜。

真景截波寻铁柱,怪书披月看铜墙。

氲氲颢气朝胎息,熠熠辰辉夜步网。

大静入来诸事罢,灵芜盘穗卷良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45:10

原文展示:

子云遗构住丹房,天鼓时闻数叩霜。
真景截波寻铁柱,怪书披月看铜墙。
氲氲颢气朝胎息,熠熠辰辉夜步网。
大静入来诸事罢,灵芜盘穗卷良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道士子云的修道生活,他在丹房中静心修炼,偶尔听到天鼓的敲击声,似乎在召唤着他。诗中提到的“真景”和“怪书”,象征着道教的真实境界和经典,夜晚在明月下阅读,仿佛在与铜墙对话。清晨的氤氲之气如同新生的气息,夜晚的星辉照耀着修道之路。诗的最后,表达了进入宁静的状态后,世俗的事务都已结束,理想的修道生活如同丰收的时节。

注释:

  • 子云:指的是道教的某位修士,象征追求真理的人。
  • 丹房:道士炼丹的地方,象征修道的环境。
  • 天鼓:指天上之鼓,象征神秘的召唤。
  • 真景:真实的景象,可能指道教的理想境界。
  • 铁柱、铜墙:象征坚固的信仰和道教经典。
  • 氲氲颢气:清晨的气息,象征新生和灵性的觉醒。
  • 辰辉:星辰的光辉,象征宇宙的力量。
  • 灵芜:灵动的草木,象征自然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生活在宋代,是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以自然为题材,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林逋隐居于湖边之时,表现了他对道教哲理的理解与追求,体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寄玉梁施道士》是一首充满道教哲学意蕴的诗作。诗人通过对道士修道生活的描绘,展示了宁静与超然的境界。开篇“子云遗构住丹房”,即以道士的修炼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深邃的氛围。接下来的“天鼓时闻数叩霜”,则通过声响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神秘的召唤感,仿佛道士在与天地对话。

诗中“真景截波寻铁柱,怪书披月看铜墙”,运用意象的对比,表现出道教的深奥与高远。这里的“真景”与“怪书”不仅是道教经典的象征,也暗示了修道者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孤独与坚持。

接下来“氲氲颢气朝胎息,熠熠辰辉夜步网”,展现出自然界的变化与道士的内心世界。清晨的气息与夜晚的星辉,形成了时间的流转与道士心境的和谐。最后一句“大静入来诸事罢,灵芜盘穗卷良常”,则完美地总结了道士修道后的宁静与满足,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林逋对道教哲理的深刻理解与追求,体现了他对自我修炼和自然和谐的崇高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子云遗构住丹房:道士子云遗留下的建筑,象征着道教的传承与修炼之所。
  2. 天鼓时闻数叩霜:天鼓声偶尔响起,似乎在引导道士,寓意神秘的召唤。
  3. 真景截波寻铁柱:真实的景象如同波浪般涌来,象征道德的坚守与追求。
  4. 怪书披月看铜墙:在月光下阅读道教经典,象征对智慧的渴望与追求。
  5. 氲氲颢气朝胎息:清晨的氤氲之气混合着新生的气息,表现出自然的生命力。
  6. 熠熠辰辉夜步网:星辰的光辉照耀着修道者的道路,象征着宇宙的引导。
  7. 大静入来诸事罢:在宁静中,世俗的事务都已结束,表现出内心的平和。
  8. 灵芜盘穗卷良常:自然的和谐与丰收,象征着理想的修道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道士的修道生活比作构建丹房,暗喻追求真理的过程。
  • 对仗:如“天鼓时闻数叩霜”与“真景截波寻铁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自然景象如“晨气”、“辰辉”等,营造出宁静的气氛,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道士的修道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宇宙和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道教思想的深邃与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房:象征修道的场所,代表追求真理的决心。
  • 天鼓:象征神秘的召唤与灵性。
  • 真景与怪书:道教经典与真实境界的象征。
  • 氲氲颢气:自然的气息,象征生命与和谐。
  • 辰辉:宇宙的光辉,象征修道者的指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丹房”指的是什么? A. 道士的住所
    B. 诗人的家
    C. 学校

  2. “天鼓时闻数叩霜”中的“天鼓”象征什么? A. 世俗的事务
    B. 神秘的召唤
    C. 自然的声音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满足与宁静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登幽州台歌》 by 陈子昂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林逋的作品都体现了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思考,但李白更多是对乡愁的描写,而林逋则侧重于道教哲理和修道生活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林逋研究》
  • 《道教文化与诗歌创作》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查询

馆舍秋夕 途中春 哭方干 途中有作 题花木障 冬末投长沙裴侍郎 赠休粮僧 秋夜闻砧 哭陈陶 别四明钟尚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齒字旁的字 女叔 话柄 就深就浅 平地生波 龜字旁的字 包含敝的词语有哪些 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卑陋龌龊 倾耳拭目 天墬 人声 强而示弱 包含扈的成语 齐字旁的字 屎屁直流 私字儿的字 包含炯的词语有哪些 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