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0:37
赠别安邑韩少府
子真能自在,江海意何如。
门掩疏尘吏,心闲阅道书。
古城寒欲雪,远客暮无车。
杳杳思前路,谁堪千里馀。
这位朋友真能做到心灵的自在,面对江海的广阔你又有何感受呢?门关得严实,外面的尘世纷扰被隔绝,内心悠闲地读着道家的经典书籍。古老的城池在寒冷中似乎要下雪,身为远方的客人在黄昏时分却没有车马可归。前路渺茫,谁能承受千里之外的孤独呢?
耿湋(约710-764),字子华,唐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文风清新秀丽,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事态。
本诗是在送别好友韩少府时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良好祝愿和对未来旅途的思索。诗中融入了哲理与感情,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韩少府的深切关怀与祝福。诗的开头通过“自在”二字,直接点明了心灵的独立与宁静,暗示着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接着,作者以“江海意何如”引入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描绘古城的寒冷与即将下雪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离别的伤感与即将面临的挑战。诗的最后一句“谁堪千里馀”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未来旅途的无奈与思索,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孤独感。
整首诗以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既有对朋友的祝福,也有对人生的沉思,具有深厚的哲理性与情感共鸣。
诗歌通过对友人离别的描写,探讨了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追求,强调了内心的自由与安宁。同时,诗中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诗中“自在”指的是什么?
诗歌中提到的“古城”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耿湋的这首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内心的孤独,而王之涣则是展示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与豪情壮志。两者都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但情感基调和表现形式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