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友人寄长林孟明府

《和友人寄长林孟明府》

时间: 2025-04-26 18:09:50

诗句

为政为人渐见心,长才聊屈宰长林。

莫嫌月入无多俸,

须喜秋来不废吟。

寒雨旋疏丛菊艳,晚风时动小松阴。

讼庭闲寂公书少,留客看山索酒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9:50

原文展示

和友人寄长林孟明府
作者: 杜荀鹤 〔唐代〕

为政为人渐见心,
长才聊屈宰长林。
莫嫌月入无多俸,
须喜秋来不废吟。
寒雨旋疏丛菊艳,
晚风时动小松阴。
讼庭闲寂公书少,
留客看山索酒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政治和人际关系的理解,感慨自己虽有才华却愿意屈身于官职。作者不在乎微薄的俸禄,而是欣喜于秋天的到来,依然可以吟诗作乐。寒雨中,菊花依然美丽,晚风中,松树的阴影轻轻摇动。官厅里安静冷清,公文也很少,留客人观山景,索酒斟满。


注释

字词注释

  • 为政为人:指治理政务和对待他人的态度。
  • 渐见心:逐渐显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
  • 聊屈:暂时屈服于某种境地。
  • 月入:指俸禄的收入。
  • 不废吟:不停止吟诗。
  • 寒雨旋疏:寒冷的雨水渐渐稀疏。
  • 丛菊艳:丛生的菊花依然鲜艳。
  • 讼庭闲寂:诉讼庭上冷清寂静。

典故解析

  •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菊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诗中提到的菊花,反映出诗人在逆境中仍保持高尚情操。
  • 松阴:松树常常象征坚韧与长寿,晚风吹动松影,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韧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荀鹤(约845—903年),唐代诗人,字光庭,号灼山,晚号隐逸,曾任职于朝廷,但对官场的腐败感到失望,最终隐居山林。其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山水田园,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荀鹤隐居之后,反映出他对官场失望的情绪,以及对山水生活的热爱。正值秋天,诗人借此时节,表达出自己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杜荀鹤的《和友人寄长林孟明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篇,诗中透出对人生和政治的深刻思考。开篇“为政为人渐见心”,点明了作者对自己政治生涯的审视,暗示了他逐渐对世俗的厌倦。接着“长才聊屈宰长林”,表现了作者将才华屈身于官职的无奈,亦反映出对社会的妥协。

“莫嫌月入无多俸,须喜秋来不废吟。”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月入微薄并不重要,秋天的到来使得诗人依然能够在自然中找到灵感,继续吟咏。这种对诗歌的热爱是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展现出作者的高洁品格。

在后面的描写中,寒雨和菊花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珍视。即使在寒雨中,菊花依然艳丽,象征着诗人坚韧的精神。最后几句描绘了官场的冷清与对友人的邀请,既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也流露出对友情的渴望。

整首诗以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暖交织,表达出诗人对自由、对真诚友谊的向往,以及对官场冷漠的无奈,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为政为人渐见心:治理和待人接物的真实心态逐渐显露。
  • 长才聊屈宰长林:即使有长才,也愿意屈身于长林的官职。
  • 莫嫌月入无多俸:不要嫌弃微薄的俸禄。
  • 须喜秋来不废吟:应当感激秋天的到来,继续吟诗。
  • 寒雨旋疏丛菊艳:寒冷的雨水渐稀,但丛生的菊花依然鲜艳。
  • 晚风时动小松阴:晚风轻轻摇动小松树的阴影。
  • 讼庭闲寂公书少:诉讼庭上冷清,公文也很少。
  • 留客看山索酒斟:邀请客人观山,并索酒斟满。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寒雨旋疏”和“晚风时动”,对比自然景象。
  • 意象:菊花、松树、秋天等自然意象,展现诗人情感。
  • 比喻:以自然景物比喻人生态度与情感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表达出对物质生活的淡薄和对精神追求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真诚友谊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的失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高洁与坚韧,代表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松树:象征坚韧与长寿,表达诗人对自然的依恋。
  • 秋天:象征成熟与收获,暗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才聊屈宰长林”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官职的渴望
    B. 对才华的自信
    C. 对官场的无奈
    D. 对友人的思念

  2. 诗中提到的菊花象征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高洁与坚韧
    C. 秋天的来临
    D. 诗人的孤独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水秋景,表达隐逸情怀。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对友谊与酒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对国家与社会的思考,但情感更加沉重,而杜荀鹤则显得轻松洒脱。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绘自然景观,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侧重于壮丽和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杜荀鹤诗文集》

相关查询

渔家傲 钓月 渔家傲 本意 渔家傲 咏假俏汉 渔家傲 其十五 渔家傲·汉水悠悠还漾漾 渔家傲 两牧子骑牛晚渡 渔家傲 渔家傲 孤山访梅 渔家傲 其二 十二月山家词,和钱舍人葆酚、董孝廉苍水 渔家傲 汪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良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良的汉字大全 奥博 油品 木火组合汉字大全_木火字形的汉字详解 辛字旁的字 屮字旁的字 眼穿心死 叱嗟风云 剪发被褐 ci的汉字有哪些?带ci的汉字大全及拼音解析 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荜的成语 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槟榔 鼻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减灶之计 竹的笔顺怎么写?这份竹字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媟狎 另眼相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