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4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43:37
作者:杜荀鹤 〔唐代〕
闲来吟绕牡丹丛,花艳人生事略同。
半雨半风三月内,多愁多病百年中。
开当韶景何妨好,落向僧家即是空。
一境别无唯此有,忍教醒坐对支公。
我闲来时常徘徊在牡丹花丛中,花开得艳丽,似乎人生的境遇也有些相似。
在这三月的时节,半是雨水半是风,百年来总是多愁多病。
花开时光美好,何妨尽情享受?但若花落在僧人家中,那便是空虚的了。
这个地方除了这里的景致外,再无他物,我怎能忍心在这里醒坐对着支公呢?
作者介绍:杜荀鹤,唐代诗人,少有盛名,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呈现出淡雅的风格与深厚的哲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杜荀鹤的闲暇时光,借牡丹花的盛开,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这首诗意境深远,通过描绘牡丹花的美丽,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思考。诗中“花艳人生事略同”一句,巧妙地将花的盛开与人生的经历相联系,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美好。接着,诗人以“半雨半风”描绘春天的气候,传达出一种忧伤的情绪,显示了诗人对生活中多愁多病的无奈。
而“开当韶景何妨好,落向僧家即是空”则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无常的反思。最后一句“一境别无唯此有”,强调了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所感受到的美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牡丹的盛开与凋落,探讨了生命的短暂与美好,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
答案:1-B;2-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成为唐代诗歌中的一颗明珠,值得细细品味与思考。